2015-12-03
收藏
教材分析:
1.课标中例1通过解答一个与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增强分析问题贩条理性和严密性。
2.本节结合场景图提出问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场景图既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又有助于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学情分析:
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的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效果好。
2.解决本例题的问题关键有三个:第一,要认识到18根1米的栅栏的总长度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第二,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长方形,其围法应该是多样的;第三,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就需要把符合要求的长宽一一列举出来,这就是学生认知障碍点,在这方面学生学得有点困难,所以教材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3.通过摆小棒的操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要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需要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再列表填一填。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 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探索策略
1.预设学生行为
提出不同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同学们能积极讨论融入到火热的课堂中。
学生热情地投入各自的操作,组织展示、交流。
学生回答不只,有很多种,使学生更进一步去探问题。
学生很积极地说相信我们能。
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
学生回答:能!
学生积极融入学习中。每个小组把活动中不同的围法有条理地画在黑板上。
学生独立完成!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积极,认真投入作业中去!
2.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积极地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多动脑动手能力。
能举一反三列举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善于严准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体会不重复,不遗漏的重要性。
能独立完成作业,加深应用能力!
二、动手操作验证策略
1、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指名读题。
2、提问:你们能根据题意,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先围成一个长方形吗?
启发: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是不是只能围成一种长方形呢?那有多少种呢?你们能不能有条理的操作把不同的围法都找出来吗?
3、把学生分组活动,组织交流。
谈话:同学们通过操作找到了这么多种不同的围法,真是了不起呀!但是否还会有其他的不同的围法呢?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联系实际,应用策略
1、羊圈的周长是多少米?如果宽是1米,长是几米?宽是2米,长是几米?
2、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说说你们的体会吗?
四、应用巩固
你们能算出围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吗?
通过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不变的前提下,面积有可能变化吗?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大?什么情况下面积最小?
五、课堂作业
出示练一练和想想做做,让同学独立完成。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联系生活 关注过程──《平均数》教学案例
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乘船去鸟岛”教学设计
《乘、除法两步应用题》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口算除法(二)》教学设计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学实录
二下《图形和变换》教学设计
“年月日”教学设计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实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剪一剪”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二)》教材分析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