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2
收藏
新高一系列: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学习解题
我们知道+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复习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有的同学简单地把复习理解为做大量的题目,也有的同学认为复习就是记忆、背诵课本中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等。可见,许多同学对复习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复习方法上没有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搞题海战术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对的,但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待题目的态度和处理解题的方式上。
1、首先是精选题目,做到少而精。
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2、其次是分析题目。
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例如,许多三角方面的题目都是把角、函数名、结构形式统一后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选择怎样的三角公式也是成败的关键。
3、最后,题目总结。
解题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解题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的,以便改进和提高。因此,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①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就有很明显的三个步骤)。
④能不能归纳出题目的类型,进而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通法(我们反对老师把现成的题目类型给学生,让学生拿着题目套类型,但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题目类型)。
高考名师给文科生的四个数学复习指导
两个要素助您学好高考数学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分式除法法则
高考数学最高效复习模式:以题型为主轴
高考数学难题不用愁 5个方法来帮忙
2017年高考数学专项提升:立体几何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数学备考:逐步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2017高考数学最后两周怎样复习最有效
高考数学备考:如何在高考有效时间内巧答
2017年高考数学最后4个月备考攻略
高考名师点拨:数学备考的有效方法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吃透课本温故知新
高考数学轻松突破120分:轨迹方程的求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教学反思
过来人谈高考数学如何提高正确率
2017高考数学备考提示:别纠缠难题要及时反思
高考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抛物线重点知识点
高考数学备考中常见的“拦路虎”怎么摆平
高考数学:稳定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关于集合与函数的高考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 抓住五个“抢分点”
高考数学公式对数的性质及其公式
数学老师支招:高考数学总复习的健康心态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攻略之立体几何
2017年提高高考数学成绩的4个重要捷径
2017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诀窍:关于健康
高考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分析——怎么培养数学解题思维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方的定义
2013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诀窍:关于改错本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分式方程的解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