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7
收藏
2014高考数学复习指导:高三文科生如何学好数学
[学法魔方]
借助外力攻克数学这根硬骨头
许织云表示,数学在高考中的位置、分值极为重要,可以说高考,得数学者得天下,数学能够学好,对升入理想大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文科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许多文科学生,在语文、英语等方面差别不大,而来开档次的就在数学上,在平时考试与高考中,有的数学分数甚至相差30-60分。从以往情况来看,针对文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特点,目前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借助外力来学好数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参加补习班。这是对学校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是一对一的家教,也可以是4-8人的小班化的补差补缺。如果人数过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是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包括日常学习中所学知识的及时探讨、交流,比如学到投影画图这一新知识的时候,针对没有学会或是一知半解的内容,就可以利用课间或是其他时间即时问同学,这样可以随时随地地排疑解难,以便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三是求助科任教师。在每节课的学习与做作业的时候,一旦有不懂的地方,就通过当面求助与电话、短信、邮件、qq等不同方式,将学习困难与问题加以及时化解,做到不耻下问,这也是文科学生学好数学的宝贵经验。
[学习指南]
定位要合理,注重基础知识
陈秋波表示,通过近几年来的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发现,文科数学考查的多是中等题型,占据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之多,对于大多数的文科生来说,作好这部分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要加大独立解题和考场心理的模拟训练,这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可大大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学生要正确估计自己的数学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确立自己切实可行的数学复习起点和数学成绩的学习目标,对高三文科中加试艺术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因此,数学复习必须要狠抓基础复习。通过复习,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填空题和中档题,对于难题,要学会主动放弃,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如果真正把基本的东西弄懂了,确保填空题(前10道)、选择题(前3题)不失分或少失分,牢牢抓住40%(试卷结构易、中、难比例为4:4:2)不放松,再根据可能,完成中档题中的容易部分,高考完全可以超过100分。
要对教材合理利用
陈秋波强调,高考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许多的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学生们要提高对教材的重视,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高三文科生复习的一份宝贵资源。重做课本中的典型习题,学生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上,重新审视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疑难点以及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这样可以对数学的学习有一种全新的感悟。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数学学习过程,总是存在着很多未被消化的疑难问题,这些内容一直困挠着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先整体把握全教材的章节,再细化具体的内容,用联想的方式,使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把重点放在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
六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随堂检测题苏教版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青岛版)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之《三角形中位线》
一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青岛版五四制)
高二理科数学学习方法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认识图形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小括号期中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训练
2016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重要知识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初三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辅导重点之公理与定理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高二下册数学期中考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之命题
苏教版三年数学下册计算和填空基础练习题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课后检测题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重点中心对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知识点归纳
2016年中考数学一模复习必做试题(备考)
举例说明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组织的主要策略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
2016年中考复习一模备考必做试题(数学)
初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2016学年
苏教版三年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后检测题正比例和反比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