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2015-11-25 收藏

教学心得《课桌有多长》是测量学习的第二节内容,是让学生感受1厘米的长度,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也就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发现每人测量的都不一样,这时就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课桌的长度,每人测量的却不一样呢?在小组的讨论中,孩子们发现是测量工具的不同引起的,这时引出了刻度尺。

由于不少孩子之前见过刻度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手中的刻度尺,看看刻度尺上都有什么。在小组成员的比拼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观察到刻度尺上的刻度线,0刻度,数字等信息,这就为接下来学习测量物体打下基础。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1.测量时没有从0刻度开始,而是从尺子的边缘开始。2.尺子和铅笔分离,没有对齐。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在学生的汇报中,学生发现并整改问题,从而真正掌握测量的方法。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是没有0刻度怎么测量。我同样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来探究,在小组的力量下,大部分学生能够测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自己认识尺子,用尺子进行测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后进学生还是不能用尺子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测量但不会画钱,画的线都是弯曲的,这是要加强训练的地方。后期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尺子,在画尺子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的奥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