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收藏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初二上册数学学习指导,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1、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am+n(其中m、n为正整数)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amn(其中m、n为正整数)
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b)n=anbn(其中n为正整数)
4、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5、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7、、同底数的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正整数,并且mn)
8、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a0=1(a0)
9、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10、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11、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1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3 (a0,m、n为
13、把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4、a2-b2=(a+b)(a-b)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
差的积。
15、a2+2ab+b2=(a+b)2 a2-2ab+b2=(a-b)2 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16、(x+p)(x+q)=x2+(p+q)x+pq
17、把a2+2ab+b2和 a2-2ab+b2 这样的式子叫做完全平方式。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初二上册数学学习指导,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第8册《认识小数》评课及心得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推荐多篇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材料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听课反思心得评课稿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五年级下册单元
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通分》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范文汇总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听课感想体会评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材料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学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精彩评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鸡兔同笼》人教版经典评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异分母加减法》第10册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田忌赛马—对策问题》优秀评课稿
五年级第十册《分数与除法》听课感想心得体会评课稿资料多篇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数学吧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人教版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听课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人教版听课反思评课稿
五年级小学数学《容积和容积单位》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资料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听课心得反思评课稿材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公开课《分数的意义》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小学数学五年级公开课《分数的基本性质》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资料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听课有感心得体会评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