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收藏
2014新初中八年级数学辅导
一.教学指导思想与课程目标
1.指导思想:使学生得到学习和思想上的进步。2.课程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二.学情分析通过初步了解,
同学学习比较认真,有一定的学习动力和潜力,平时思考问题也很踏实,但对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还缺乏提高,导致在做综合题型时候不能完全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辅导:1.全面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2.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本题型、常见题型和基础知识的应用题型的训练,提高学习效率。3.渗透常用的数学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归纳和总结,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5.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会总结归纳各章节知识内容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完善,并及时巩固,逐步形成对各章节甚至整个内容的系统认识。三.辅导计划第一阶段:择重点内容(重要考点)进行专题化辅导与方法点拨。第二阶段:综合训练辅导,应试技巧与考前心理辅导,后期进行。四.学习建议1、理解学习数学学科的规律(1)掌握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2)注意逻辑的严密性(3)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4)注意计算的规范性(5)注意应用的广泛性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听讲(2)有效复习(3)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4)反复思考问题的习惯3、逐渐养成积累薄弱点的习惯,以致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五.辅导计划进度表
课次教学内容重点作业练习1轴对称图形综合运用综合练习2轴对称图形(二)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综合习题3勾股定理及平方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平方根立方根的运算及应用课后习题4勾股定理及平方根(二)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课后习题5勾股定理及平方根的综合运用会解决变化多端的常见题型综合练习6图形的旋转、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认识中心对称并会理解运用课后习题7常见图形的对称性及中位线能够区分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会运用中位线解决问题课后习题8数量及位置的变化掌握基础知识及概念综合练习9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会灵活运用课后习题10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复习解决多个知识点综合运用的题目,并养成灵活理解运用知识点的习惯综合练习11一次函数认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应用课后习题1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课后习题13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的理解运用在实际应用中理解这几个数的区别及运用综合习题14数据的集中程度综合练习区分三种数并会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习题15知识点整理及综合复习(一)综合问题的解决并对平时的不足加以强化综合练习16知识点整理及综合复习(二)解决综合问题课后习题本计划将依实际情况适度调整前后顺序和进度
2014年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2014年小学数学20以内口诀表
数学公式: 两角和公式
小学六年级单位间进率数学公式
2014年小学数学10以内口诀表
2014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
2014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2014江苏泰州各学校中考统招分数线
数学公式: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与判别式
2014浙江湖州德清中考分数线
数学公式:因式分解
2014江苏连云港赣榆县第一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
2014小学四年级常用数学公式
2014江苏扬州中考分数线
数学故事:用“故事”来开启孩子智慧
2014江苏常州各学校中考分数线
2014江苏南京各学校中考分数线
2014浙江杭州各学校中考招生录取分数线
2014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游戏:三维立体问题
2014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数学公式:图形计算
数学符号大全
七年级常用数学公式汇总
2014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2014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2014年一年级数学常用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概念
2014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国际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