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收藏
编者按: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初二数学知识点:教学任务分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提出问题,探索关系
通过设置几个小问题,帮助学生探索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2操作交流,再次探索
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3解决问题,综合运用
通过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
活动4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通过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之间的联系
活动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
1?二元一次方程3x+5y=8可以转化成y=
思考:是不是任意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能进行这样的转化呢?
2?在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
上任取一点(x,y),则x,y一定是方程3x+5y=8的解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2.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归纳:
(1)由问题1得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着一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一条直线.
(2)由问题2得到直线上的每个点的坐标都是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通过问题1和2体会到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数及形两个方面的联系.
(2)学生独立思考及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通过设置问题1,帮助学生体会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对应关系;通过设置问题2,帮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对应关系,为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直线交点坐标的关系作好铺垫
[活动2]
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元一次方程2x-y=1所对应的直线
观察:这两条直线有交点吗?
思考:这个交点坐标是方程组
与y=2x-1的值相等?这个函数值是什么?
思考:这个问题与解方程组
[活动3]
问题
一家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两种上网收费方式:方式A以每分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除收月基费20元外再以每分0.05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如何选择收费方式使上网者更合算?
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表见解,相互交流.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得到收费方式的选择与每月上网时间x(分)有关,然后深入小组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函数模型,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展示规范解答
(1)若按方式A收则y=0.1x元;若按方式B收则y=0.05x+20元.然后画出图象,计算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结合图象求解;
(2)方式B与方式A两种计费的差额为y元,则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y=(0.05x+20)- 0.1x=-0.05x+20.然后画出图象,计算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结合图象求解.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建立方程和函数模型;
(2)学生能否利用作差的方法去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
(3)学生是否能得到所画的函数图象是射线;
(4)学生是否能利用图象,从函数的角度去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收费方式
通过综合运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方程组、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数学模型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和互相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4]
练习
下面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
全球通
神州行
月租费
50
元/月
0
本地
通话费
0.40元/分
0.60元/分
你知道如何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吗?
学生讨论并展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写出两种计费方式的函数模型;
(2)学生是否能灵活地结合方程组和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组、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活动5]
小结和作业
1?你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哪些认识?
2?作业:
第46页第5、6、11题
学生思考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相互补充.
师生共同归纳得到:
(1)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从数和形两个方面去看二元一次方程组;
(3)方法:从函数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积极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本节内容的不同认识.
(2)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整体感受,能否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
通过小结明确本节的主要内容、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
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点评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探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这是本节的重点;二是综合运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节的难点。
教师先让学生把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转化成一次函数,再通过画图来揭示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另一条直线,观察、思考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条直线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从函数的观点认识解方程组作好了铺垫。学生经历了前面的探究学习后,很自然从形的角度来认识解方程组。为了帮助学生从数的角度来认识解方程组,教师设计一个练习,先让学生体验再引导学生归纳结论,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种呈现知识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对于利用图象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教师让学生独立画图,分析比较,然后强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于第二种方法,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作差得到一个新函数,并把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画图分析完成。
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实际,不误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并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四个一次之间的关系。教师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突出学生活动这条主线,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自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二数学知识点:教学任务分析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查字典数学网中考频道。
2017年华师大版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家庭作业
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跳绳》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单元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试题
2017数学上册尺规作图家庭作业试题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的极限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复习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极限的四则运算知识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须重视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试题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 古堡探秘之狮口历险
2017初三华师大版数学上册中位线家庭作业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训练题(附答案)
2017初三数学相似的图形家庭作业
趣味数学故事 口香糖问题
2017初三数学上册画相似图形家庭作业
归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大注意事项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极限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连续性知识点
趣味数学 数字计算方法--手动开方
盘点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应遵循的原则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 古堡探秘之武士把门
2017年九上数学第24章圆单元测试卷(新人教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应用题过关检测题
趣味数学童话故事 谁会得冠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