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4
收藏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定义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应点。
3、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5、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重点
1、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3、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如何做对称轴: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一对再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同样,对于轴对称图形,只要找到任意一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此图形的对称轴。
6、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或中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底角到一腰的距离。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9、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1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之一: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2、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不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不等,大边所对的角较大。
三、注意
1、(x,y)关于原点对称(-x。-y)。关于x轴对称(x,-y)。关于y轴对称(-x,y)
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通过对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整理:轴对称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四年级数学行程应用题训练六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四年级数学计算比赛练习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单元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自我检测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阶段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检测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测试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单元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检测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月份试卷
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复习练习2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0月份月考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概念复习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试卷
小学数学第七册期末复习练习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