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0
收藏
2014数学下学期练习高一
数学下学期练习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ABC中,AB=6,A=30,B=120,则△ABC的面积为( )
A.9 B.18 C.9 D.18
2.已知△ABC中,a∶b∶c=1∶ ∶2,则A∶B∶C等于( )
A.1∶2∶3 B.2∶3∶1 C.1∶3∶2 D.3∶1∶2
3.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在△ABC中,若c4-2(a2+b2)c2+a4+a2b2+b4=0,则C等于( )
A.90 B.120 C.60 D.120或60
5.在△ABC中,AB=5,BC=7,AC=8,则 的值为( )
A.79 B.69 C.5 D.-5
6.凸多边形各内角度数成等差数列,最小角为120,公差为5,则边数n等于( )
A.16 B.9 C.16或9 D.12
7.在等差数列 中, =24,则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等于( )
A.13 B.26 C.52 D.156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x2-2x+n)=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 的等差数列,则|m-n|=( )
A. B. C. D.1
9.等差数列 中, ,则前10项的和 等于 ( )
A、720 B、257 C、255 D、不确定
10.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共有( )
A、10项 B、11项 C、12项 D、13项
11.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则有 ( )
A、 B、 C、 D、
1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正,则公差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且已知AB=4,C=45,则R=________.
14.如图, , 内的点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分别为5和2,则 的长为 __________.
15.已知等差数列{an},a1=29,S10=S20,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大值
16.等差数列{an}中,若a9+a10=a,a29+a30=b,则a99+a100=
三.解答题(共48分)
17.a,b,c为△ABC的三边,其面积S△ABC=12 ,bc=48,b-c=2,求a.
18.在△ABC中,C=60,BC=a,AC=b,a+b=16.
(1)试写出△ABC的面积S与边长a的函数关系式.
(2)当a等于多少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9.在△ABC中,cos2 ,c=5,求△ABC的内切圆半径.
20.已知数列{an}为首项a1 0,公差为d 0的等差数列,求Sn= 。
21. {an}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7=7,S15=75,Tn为数列{ }的前n项和,求Tn.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用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组
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
七年级数学消元法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4
七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七年级数学探讨多边形内角和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5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1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7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1
七年级数学能追上小明吗
七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的性质3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内角和2
七年级数学数学活动拼图面积
七年级数学用坐标表示图形的平移
七年级数学用坐标表示平移
七年级数学轴反射与轴对称
七年级数学平移课件3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2
七年级数学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