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走进乡村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走...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版二年...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走进乡村

2015-11-17 收藏

〖教学目标〗

1. 在走进乡村的具体问题情境中,能运用所学有关方向与路线、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这五个单元后进行的一次大的整理与复习。它可以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学习习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解决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的师资力量正在逐步加强,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学校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可随时借阅,查询资料。但由于条件有限,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机会很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较少(没有多媒体及网络教室等)。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一部分是来我镇打工者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状况不是很理想,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来源于学校。加之我班有50多名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较困难。

学生具有初步与人交流的能力,多数学生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方法不太明确,观察不够系统、仔细;初步具备在具体情境中和实践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但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乡村学生有着丰富的乡村生活体验,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强,有强烈的好奇感,喜欢提问题,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对于走进乡村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关键是如何发展他们应用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设计〗

(一)指导与实践

教师先列出要走访调查的地方,如乡村路线、果园、商店、手工艺品厂,再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工。教师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学生可采用观察、欣赏、访问、查资料等方法,也可采用拍照、摄像、绘画等方法,利用周末,开展一次走进乡村大探索活动。比比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并尝试合作解决。

(活动中由教师带领、指导,负责好学生活动的安全,并由家长负责接送。)

(评析《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活动的特点,亲自走进身边的生活,课内课外紧密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学习和锻炼,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扩大学习收获。教师应做好对小组的指导、点拨,掌握好学生的进展情况。)

(二)成果展示与知识的梳理、应用

1. 小小汇报会

师:同学们周末的走进乡村大探索活动已经结束了,大家感觉怎么样呢?(生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整体面貌吧。(放录像,展示整个乡村的鸟瞰图。)

花团锦簇、彩蝶飞舞、绿树成荫,一座座瓦房拔地而起,一家家厂房在修建,田野里、果园里丰收在望,硕果累累,展现了一派浓浓的乡土风情。(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

师:你们看了这段录像后,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原来我们的乡村这么美呀!

生2:要努力学习,将来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生3:难怪我们在探索活动中,看到农民伯伯脸上挂着甜蜜的笑容。

师:你们也来展示一下,在走进乡村探索活动中的收获吧!

(评析走进乡村的探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同时,又使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认识到现在的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

2. 小记者采访会

组1:我们组通过观察、合作画了一幅乡村路线图,(展示)上面有关于方向、路线的知识。大家能找到吗?

(1)生观察,并独立提出问题。

(2)小组内相互交流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所提出的问题。

生1:商店、学校、果园、田野、养鸡厂、手工艺品厂、小树林、居民区各在车站的什么方向?

生2:从学校到养鸡厂的路线是什么?

生3:从手工艺品厂到学校怎么走?

(小组讨论解决,集体订正。)

生4:如果我们想知道更远的地方在我们的什么方向,怎么办?

师:同学们能为他想办法、出主意吗?

生5:看地图呀!我们不是学过辨认方向了吗?

生6:问别人呀!

师:同学们对他们的答案满意吗?

生7:不满意,如果身边没有地图怎么办?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选择方法,对吗?

师: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8: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随身携带的可辨认方向的物品,可以放在我们的手表上,这样观看、携带都方便。

师:我们感谢你的小发明,等待着它早日变为现实。

(评析教师大胆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发现、合作的成果,交流想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亲身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组2:我们走访的是果园。

生1:我们组估计一棵果树大约结100多个苹果,10棵果树大约结1000多个,果园里共种植了90多棵苹果树,我们估计共结9000多个苹果。数了数,果真差不多。

生2:我们组发现生活中许多地方存在大数。

生3:我们发现20个苹果装1箱,1棵树大约装5箱,那么10棵树大约装50箱,平板拖拉机一次最多能拉9箱。用我们学过的除法,就能解决509=5(趟)5(箱),要拉5趟。

生4:我们有疑问,他说要拉5趟,那剩余的就不再拉了吗?拉5趟不对吧?(学生集体讨论)

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得拉6趟才能完成。

生5:这辆平板拖拉机每时行18千米,不一会就把这些水果运完了。

生6:调查的时候,要尽量找那些专业人员,才能把许多问题搞懂。

生7:我们组还查到许多关于果树种植的学问,欢迎同学们来查阅。还有我们也从活动中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珍惜劳动成果。

组1:感谢你们的精彩讲述,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知识。

组3: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为别人服务,同时更要珍惜别人的劳动。

(评析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大胆放手交给学生,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答案,使问题生活化。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在观察现实生活时,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还欠缺,有待于教师更进一步的指导。)

组3:我们调查的是手工艺品厂,里面有草编、柳编、布编等各种手工艺品,引人入胜。这是我们收集到的手工艺品样品图片。(展示图片。)

生1:真想不到,我们乡村人有这么好的手艺。

生2:听说我们村的手工艺品――布老虎还走向了世界,作为艺术精品,赠给国际友人。

生3:我们组特地办了我为家乡添光彩的手抄报,上面有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我们也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生4:这是我们收集的手工艺品销售量表。

生5:1日比2日销售量多还是少?

生6:估计这7天大约共销售多少个手工艺品?

师:我们通过你们小组的资料复习了大数的读写与比较的问题。非常感谢。

(评析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发现、合作的成果,交流想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同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组4:我们组去了商店,体验了当售货员的生活。在这里有许多关于混合运算的知识。今天我们组带来了两幅挂图(学生展示:文具及其价格、食品及其价格绘画图),请同学们充当小顾客,来考考我们这些售货员。

生1:买4个蛋糕和1瓶牛奶共花多少钱?

生2:有20元钱买了3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

组4:作为售货员不只需要这些知识,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生3:还需要讲礼貌、真诚,对顾客热情周到。

(评析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充满数学味,同时要具有人文气息。在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在评价过程中,内容比较广泛,既包括对知识的理解,也包括对别人的看法,还包括对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评价。)

(三)师生总结

师:学习了本节课后,你有哪些收获?你满意吗?自己和大家一起来评一评。

生1:生活中存在方向与路线的知识。

生2:乡村生活中有许多大数的知识,还有混合运算的知识。

生3: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利用它帮助别人、服务别人。

师:乡村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着自己的家乡,我们也要努力呀,为它的将来变得更加美好出一份力。

〖教学反思〗

1.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各省市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一系列条件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一个生动活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尤其是农村,在硬件上可能比不上城市,可是乡村具有的许多优势也是城市所无法取代的。乡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民俗风情等。教师要善于将这些潜在的课程资源,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情境,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教材、学生、教师共同成长,不断更新。如何在利用好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吸收现代气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利用资源的方法、步骤、策略、呈现方式均须进一步研究。

2. 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堂是学生探索的地方也是学生展现的舞台,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课外的各种活动,运用数学知识直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充分体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发展、应用数学。在课堂中,如何结合课外的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探讨。

3.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当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文精神。为此在课上,我充分让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大胆说明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本节课中,通过观察乡村的变化,走访果园与手工艺品厂,调查收集到真实、具体的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乡村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不断发展,渗透对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其中值得反思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探讨性较强,在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处理课内时间有限与学生活动时间过长的矛盾。

〖编者点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