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复习1~7。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1~6的乘法口诀,了解乘法口诀排列的一些规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1~6的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还要能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
二、复习。
1、复习1
出示题图,学生独立观察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复习2。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这是我们学过的1~6的乘法口诀,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口诀吗?(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
请小朋友一行一行背一遍。
(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看,每一行中口诀的第一个数相同,第二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也就1个几1行、2个几1行这样排列的。例如第一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第二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
请小朋友竖着一行一行背一遍。
(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
请小朋友齐着拐弯试背一遍
(5)师生共同对口令。
3、复习3。
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乘法,一名同学出示口诀卡片,另一同学口答两道乘法算式与结果。
4、复习4。
竞赛的形式同桌同学两人一组,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个同学都能练习到两组题。
5、复习5。
20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好统计。
6、复习6。
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样想的?
7、复习7。
填方框里的乘树,由于只学到6的乘法口诀,所以方框里暂时填1~6个数,要求学生说出所填乘数,所得的积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第一题可按横着背的6的口诀的顺序想,后面两小题可以按拐弯背的顺序想。)
8、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
三、作业:背乘法口诀。
教后小记: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升初数学下册模拟试卷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人教版下册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苏教版四)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学“9加几》教案
针对小学低段数学中学生盲目解答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2016年最新中考数学模拟题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必考知识点之线段
2016小升初数学培优试卷(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2(苏教版)
2016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教案
中考数学冲刺题及答案2016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减》教案
中考数学考试题2016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苏教版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教案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最喜欢的水果》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基础知识复习之读数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长方形》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