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习二(1)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习二(1)

2015-11-12 收藏

教学目标:

1、巩固1-5的乘法口诀,能灵活运用口诀进行相关的计算。

2、在整理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熟练计算乘加、乘减的算式,并能沟通这些算式与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巩固1-5的乘法口诀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巩固1-5的乘法口诀

1、 整理口诀。

(1)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1-5的乘法口诀。

(2)齐读1-5的乘法口诀。

(3)观察: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3、4、5呢?

2、记忆口诀。

(1)记忆:运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熟练记忆口诀。

(2)采用各种形式检查记忆效果。

(3)交流记忆方法。

(4)同桌利用口诀卡片记忆。

二、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1、沟通口诀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问:每句口诀可以运用于哪两个乘法算式。

2、计算练习

(1)口算卡片(适时问: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2)数字卡片(师出一张,生出一张,计算两个数字的积,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3)同桌利用数字卡片或口算卡片进行训练。

3、比比谁的速度快。

(1)独立完成课本第15页第4题。

(2)校对;任选几个算式,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哪两个算式用的口诀相同?

5+5为什么不是25?是几个5相加?你能改成乘法算式吗?

(3)请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4、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

三、沟通口诀与特殊的乘加、乘减算式之间的联系。

第15页第5题

1、独立计算出结果。

2、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3*3+3

(1)先算什么?也就是几个3相加?

(2)再加一个,现在是几个3相加?

(3)练说:3个3相加,再加1个3,共是4个3,也就是三四十二。

4、4*4-4 5*2-2 5*5-5 1*5+5

四、课堂小结

同桌互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课前思考1:

第2题可以根据题目意思做成教具,组织学生反复练习。练习时,可以要求学生说算式和得数,也可以要求说说分别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第4题可以给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独立完成。要注意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绿,并适当提醒学生注意计算速度。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说说每道题分别要算什么。

课前思考2:

第1题:要求学生背出1-5的乘法口诀,帮助学生初步整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

第3题:通过乘法计算进行式与数比较大小的练习。

第4题: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课前思考3:

要通过练习让孩子进一步熟悉口诀,能用口诀来计算乘法,能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及相关的乘法算式。

课后反思1:

学生能够通过口诀来做相关的练习,又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1-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相对比较枯燥一些,又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所以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可以对一些练习改变一些形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反思2: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会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运用问题不大,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些学生遇到5+5也算成了 5乘5,不加思索和考虑,教师因该及时提出学生的这一不足,要求他们学会审题,看题要细致、认真。

练习课练习必须到位,一是每个孩子都要参与,都经历练习,二是练习的内容要到位,要基本全面,如果可能可以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拓展。学生在自主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到学生中去,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练习情况,更重要地要进行指导。此外板书和回答尽量让更多的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

课后反思3:

1、这节课学生都能背熟1-5的乘法口诀。

2、在计算时,还要提醒学生看清题目的运算符号,有些学生乘法做加法,加法做乘法等。经常提醒学生,让学生养成一个细心的好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