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习二(2)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练习二(2)

2015-11-12 收藏

教学目标:

1、能从数学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进行解决。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加强问题意识,并培养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第15页第6题第(1)小题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

问:一共有多少个呢?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计算。

问:你是如何进行计算的?说说3、5、15、3*5各表示的意思。

问: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小结: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立刻列式解决问题,而应该分几步走。第一,读懂图意,第二,想几个几相加,第三,列式解答。

2、第15页第6题第(2)小题。

问:你们知道我一共带了多少朵花吗?

独立解决问题。

交流:你是如何解决的?

汇报:第一步读懂题意。

(有4盆花,每盆两朵,求一共有多少朵)

第二步想几个几相加

(4个2相加)

第三步列式解答。

3、第16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按怎样的步骤解决问题的?

二、解决稍复杂的数学问题

1、第16页第10题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求什么?

问:也就是要求几个几相加呢?

列式解答。

2、第16页第11题。

问: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汇报交流,板书问题。

分别解决每个问题。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前思考1: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提醒学生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有些题目要让学生把题目的意思说清楚,然后进行解答。

最后一题是开放题,放手让学生提问,交流,解答。

课前思考2:

第6、7题的图意比较容易理解,是几个几相加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

第8、9题需要适当指导学生从图中收集信息,弄清图意后,再联系乘法含义列式解答。

第10题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能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他们思考。

课前思考3:

练习时一定要让孩子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交流活动。6-7题较容易,可以简单交流。8-9题需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收集和整理信息,通过交流理清题意,再用所学的方法加以解答。第10题,如果个体思考有困难,可以利用小组的力量,开展交流。同时老师可以提示孩子通过画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

课后反思1:

今天的练习题以解决问题为主,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说清图画里的事物是几个几,就很容易用乘法算式来解决了。

同时,在列式以后,教师还可以反过来问学生算式的意思,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从而进一步理解题目的解决策略。

最后一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解答、交流。

课后反思2:

学生能够理解题意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对于最后一题开放题,学生也能根据每一种事物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孩子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需要老师去调动。我的经验,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老师下一个问题该轮到我回答了,如果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就能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老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孩子勇于表现,乐于参与,再加之积极性的评价,孩子的信心和兴趣不断增强,这就是课堂学习所需要的。

课后反思3: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掌握的较好。都能说出几个几相加,并能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最后一题是开放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提出了全部的乘法计算的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