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教学目标:
1.在电脑演示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电脑演示中,提取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郊游》(鼓励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2、谈话:小朋友,快乐的队日活动又和大家见面了。(电脑出示背景图)看,绿绿的茂盛的树木,清清的小溪多美丽的景色呀。同学们决定在这里露营。他们有的在烧烤,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板书:快乐的队日活动)
二、主动探究,体会方法
1、电脑出示帐篷图:快看,大家在做自己的事,他们已经把毛巾晒起来了。想一想:若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住几人?你怎么知道的?
2、看着这幅图,你还想知道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2)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
(3)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
(4)一共有几人搭帐蓬?
汇报:(1)一共有多少条毛巾?56=30(条)
(2)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A:每人用一条毛巾,有56=30(条)毛巾,一共有30人;B:每个帐篷住10人,有3个帐篷一共有10+10+10=30(人)或310=30(人)
(3)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晾一排毛巾用6个架夹子。有6排毛巾,一共有66=36(个)
(4)一共有几人搭帐蓬?3人搭一个帐篷一共有33=9(人)
3、小结: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以搭帐篷一活动就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并各种方法解决了问题。接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小组活动的情况。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由学生自主点击电脑,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
1、提问: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小朋友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解答别人?再想办法帮助别人提出的问题,并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组长安排,互相提问,开展讨论。教师巡视,与同学交流,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生汇报,想无补充。
2、 列式解答,说明理由,教师板书。
(1)烧烤活动: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几人?44+1=17(人)或43+5=17(人);烧烤时手中有几根棒?43+3=15
(2)洗菜活动:一共有几人洗菜?23=6;一共有几个篮子?43=12
(3)搭帐篷活动: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几人搭帐篷?一共搭几个帐篷?)
(4)钓鱼活动:背鱼竿的钓了几条鱼?42=8;两人一共钓了几条鱼?4+8=12
六、全课总结:我们一起参加了队日活动 ,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真棒。大家想一下,我班开了哪些队日活动,能不能提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前思考1:
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乘法含义和学过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课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少,只有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这一问题。这给学生留下了许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同时,场景中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也不少了,只有钓鱼组的一组对话提供了明确的数学信息,其他很多信息都隐含在图中,从而有利于启发学生自主地收集信息、组合信息。
课前思考2:
1、这堂活动课的内容是围绕一张情境图展开的,而且图画中对话内容比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场景图,从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用于解决问题。
2、图上的每一项活动,其实都隐藏着一个数学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机会多提问、多交流。
3、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一些学时困难生,要加强指导和鼓励。
课前思考3:
本课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有序观察的习惯,有众多的情景,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层次来进行观察.
其次要先要让孩子自主地去搜集和整理信息.然后再让孩子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选择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1:
学生能比较细心地观察图画,找出图中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采用让学生自主提问,其他学生一起解答,然后交流的方式开展。但是,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对别人发言的倾听习惯,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另外,在解决完问题后,学生还是要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本课中先引导来自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然后再让孩子逐个地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乘法的应用.
在教学中还注意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将课堂时间交给孩子自主观察、探索和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主要是孩子的交流,因此重点培养孩子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述,更要听同学的发言,让他们体会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自己的同学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体会三人行必有吾师。
课后反思2:
先指导学生会仔细看图,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有条理的观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方法自主地从图中收集信息,学生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从而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课上注意学生提出问题的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把要提的问题表达完整和清楚。
课后反思3:
在课上,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体验活动。我把大量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为他们努力搭建一个民主的平台,让他们互动交流,拓展他们认知的空间,并且紧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
最新高考数学复习技巧介绍
2016年高考数学初等函数专项检测试题与答案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三轮复习建议
20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精品试题:数列
高考数学复习攻略2016
2016届山东青岛第五十八中高三数学第一次质检试卷(带答案)
2016年高考数学三轮复习注意五大问题
2016届江苏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检测
数学2016届高三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专题复习检测(含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提纲精讲
湖南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备考专项练习及答案
15-16学年高考数学第一轮轮复习圆锥曲线专题仿真练习(含解析)
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仿真练习(含答案)
专家讲解:高考数学解析几何复习方法
河北武邑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年高考数学复习方略
2016高考数学三轮复习计划制定
201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题
2016年高考数学基础学习方法及技巧
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古典概型问题专项练习(有答案)
2015-2016湖南高考数学备考专项练习(带答案)
2016届高三数学函数和不等式及导数的应用专题复习检测(含答案)
2016届高三三轮复习数学要做好知识系统总结
2016福建高考数学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专题提升训练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文科)
15-16高考数学解析几何解答题专题训练(附解析)
数学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练习(含解析)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学会节省做题时间
湖南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备考专项练习(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一模试卷(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