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教材分析
书上这部分的内容有:根据直观的实物图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其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两个乘法算式的积。教学关键是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活动找出规律,编出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
2、数学思考: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口诀,正确求积;并能以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正确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两个乘法算式的积。
教学用具
摆金鱼用的三角形、探索乘法意义的表格、白纸、苹果树图片及苹果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15的乘法口诀(板书),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已经学到的本领吗?
预测:1、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师:你可以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2、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便;
3、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4、背出15的乘法口诀(出示口诀表)。
2、快速口算
51= 4+4+4=
22= 25=
32= 45=
53= 11=
34= 14=
15= 32=
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学到了那么多本领!可是又一个小朋友聪聪却碰到了一个难题,这么多题目在一分钟内怎么完成呢?(课件出示快速口算题)小朋友们愿意帮助他吗?
师:让我们开一列特快列车来试一试吧。(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题目,抽取 53=15和4+4+4=12,问:你是怎么想的?复习口诀的意义。)
师:这么快!你们有什么窍门?(学生自己说方法)
上学期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调研试卷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能力训练题
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知识点整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卷
二年级上册数学《分一分》同步练习
2017小升初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案例 让课堂常态化成为一种习惯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试题: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植树问题公式
2016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2017小升初数学总结:百分数应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学会倾听
20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考查卷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对数与对数函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认识时间》练习
数学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北师大版):选择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人教A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指数函数知识点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作业: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题(人教版)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上册)
必备的五年级数学《积与商的近似值》练习题(2016年)
人教B版高一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指数与指数函数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循环小数》练习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练:导数的综合应用
2017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必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2016年)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图形的变化》学习重点
2017中考数学备考指导:考点及题型整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