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轴对称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轴对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整章的学习内容做一回顾,系统地把握全章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2.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本章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
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而灵活运用上述性质解决问题、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
它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
问题2:是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得到该图形对称轴。
问题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问题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5: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
问题6: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例题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D.2个 C.3个 D.4个
2.如右图所示,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一点,DEOA,DFOB,垂足为E、F点,那么
(1)DEF与DFE相等吗?为什么?
(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如右图所示,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l0cm,A=491454.求△BCD的周长和DBC度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同学们应掌握本章知识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015—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 教案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实录
《轴对称图形》知识点归纳: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统计3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期初复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及说明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期中复习要点:初一上册数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确定位置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9
第一学期初一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之《代数式的值》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 教案
《角的种类》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
2016年初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题(带答案)
精选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命题
桐乡实验中学2015-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宿州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代数式》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课后检测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第二课时
最新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法
清华附中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
2015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整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线段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29
《整式的运算》期中复习要点:初一上册数学精选
2015年11月初三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有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