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七年级上2.4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2.4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
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结构
教法建议
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
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卖玩具
数学脑筋急转弯:倒拔垂杨柳
数学脑筋急转弯:学生排队
数学脑筋急转弯:妈妈熨烫衣服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谁亏了
数学脑筋急转弯:砸玻璃
数学脑筋急转弯:富豪的东西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成语
数学脑筋急转弯:篮球鞋
数学脑筋急转弯:切西瓜
数学脑筋急转弯:放大镜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列队形
数学脑筋急转弯:棒球比赛
数学脑筋急转弯:吹蜡烛
数学脑筋急转弯:渡船
数学脑筋急转弯:按时吃药
数学脑筋急转弯:几个子女
数学脑筋急转弯:买帽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宴会握手
数学脑筋急转弯:分馒头
数学脑筋急转弯:孩子吃饼
数学脑筋急转弯:汤姆过生日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吃老鼠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太阳转动
数学脑筋急转弯:猜水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5比0大和0比2大
数学脑筋急转弯:裁缝剪呢料
数学脑筋急转弯:时针和分针重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