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2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轴对称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难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评讲
1.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评讲上节课的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
1.什么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试验:发给每位同学右边两个图形的纸张,把纸张
沿着虚线折叠,观察对折后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
是否完全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练习:在上图的(2)中,把A、B、C的对称点标出来.
试验:在纸上滴上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把它画出来.
2.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成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所以它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相等,对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相等.
3.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如图(1),如果沿着虚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若把这个图形看成是左右两部分,则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如图(2),如果沿着虚线折叠,右边的图形会与左边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若把(2)中的左右两个四边形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图形,那么这个整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因此,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怎么看图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选项的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
2.如图,若沿虚线对折,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重合,请找出图中
A、B、C的对称点,并说出图中有哪些角相等?哪些线段相等?
四、小结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它们的对应
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知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五、作业
课本P82习题第3、4题.
2016中考数学核心考点之2016中考数学核心考点
中考数学试题专项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购物小票》教案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之我喜欢的地方》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
2016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016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16中考数学备考试题:梯形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之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西师版四下数学《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教案
中考数学基础知识之平方差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期末连加连减混合训练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自测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倍的认识》学案分析
考前必备:中考数学解题思路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公因数知识点
西师版四下数学《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之探访桃花村》教案
2016二年级数学倍数份数期末复习
2016小升初数学考点:立体图形
中考数学备考试卷练习:矩形菱形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生活中的小数》教案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数知识点
2016数学五年级期末知识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中考数学资料:中考数学资料
16学年中考数学模拟测试
西师版四下数学《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教案
中考数学快速解题之增加习题的难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