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大家往往说这是不认真,希望下次认真一点,不再犯错。但却经常出现,让人忽视不得。其实这时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例如0、6不分,3,5,8混淆,1、7互变,4、9混同;或者丢三落四,把一个数中间或者末尾一个或几个数字漏掉,小数的小数点要么丢了,要么点错位……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
2、专心校对的习惯。
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写的题目 ,都要及时校对,做到不错不漏。试想,题目都抄错了,结果怎么可能正确呢?做到三核对:题抄好后要与原题目核对;竖式上的数字要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横式上的得数要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3、进行估算的习惯。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一是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例如:529÷23,207÷23 前者商是一位数,后者商是两位数。213×29 利用200×30=6000估计213×29积为6000左右。二是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得数是否正确合理。21.3×2.9的积的末尾数字是7,因为3×9=27,而且积有两位小数。在正数范围内,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在小数乘法中,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就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就大于这个数,例如:5.2×0.35=18.2 就根据0.35比小,积小于5.2就可判断积18.2是错误的。在小数除法法中,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就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反而就小于这个数,例如:6.21÷0.3商要大于6.21,6.24÷1.2商要小于6.24。
4、验算的习惯。一些学生认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还要教育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必须书写清楚规范,草稿纸上的竖式要书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5、订正的习惯。计算中的错误,要让孩子自己改正过来,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
2012北师大版八上4.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7.4《增加节支》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4.5《梯形》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4.4《矩形、正方形》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4.3《菱形》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7.1《谁的包裹多》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4.8《中心对称图形》flash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4.3《菱形》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4.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6.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课件2
2012北师大版八上4.5《梯形》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4.7《平面图形的密铺》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6.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8.1《平均数》flash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7.3《鸡兔同笼》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ppt课件3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八上2.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ppt课件及教案
2012北师大版八上《一次函数》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函数》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4.4《矩形、正方形》ppt课件2
2012北师大版八上8.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8.1《平均数》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4.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4.7《平面图形的密铺》ppt课件1
2012北师大版八上7.5《里程碑上的数》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7.3《鸡兔同笼》ppt课件2
2012北师大版八上《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ppt课件2
2012北师大版八上6.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课件
2012北师大版八上8.2《中位数与众数》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