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并且会验算。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笔算加法的方法.加法的验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新
师:老师发现,自从有了借书证,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到图书馆借书,是吗?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关于图书馆的借书情况的问题吧。
二.探索新知
(一)计算143+126
1.师:(课件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你们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4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组内交流。
2.师:请组长来汇报一下,你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组长汇报。(出示问题)
3.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这节课先来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剩下的可以以后再研究。
4.师:听听茄子老师问我们什么?(课件出示: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你会列式吗?自己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
5.师: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143+126= (本))
6.师:观察一下,这道题和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
7.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索计算方法,可以动动脑筋,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帮忙。
学生自主探索算法。
8.师:谁愿意把你想出的计算方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算法)
9.师:请同学们都用竖式再算一算。再自己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计算,说过程。
(二)验算143+126
1.师:题目计算出得数后,用什么方法知道算得对不对呢?(板书:验算)
2.师:你有验算的方法吗?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3.师:你们试一试,体验一下验算的方法好吗?
4.师: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深化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你能算出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吗?自己计算并验算。
学生计算并验算,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1(课件出示)
独立做题,并列式验算其中一题后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3(课件出示)
师: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什么?自己能解决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提问:你验算了吗?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告诉学生今后不论是否要求验算,都应自觉验算,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指导:不写竖式,在原式上从下往上再算一遍来验算的方法。
4.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共同订正。
四.总结归纳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在笔算加法中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2
初二上册数学立方根随堂测试:北大师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说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分数应用题(一)》教学设计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小于、等于、大于》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教学反思
沪教版一上《课间大休息、玩积木》教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相遇问题》课后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说课稿及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数学上《综合应用“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沪教版一上《对应与比较》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课后反思
沪教版一上《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设计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课后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上《买冰淇淋、运动会》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课后反思
初一华师大版走进数学世界数学家庭作业
人教版六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反思
初二上册数学用计算器开方随堂测试:北大师版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数松果》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