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收藏
一年级(上册)教学了把已有的信息(小动物、花、水果等)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活动进行整理,从中获得一些感兴趣的数据。一年级(下册)教学了在随机发生的事件中,用符号分类记录,获得有意义的数据。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本单元不教学新的统计方法和可能性知识,仍然用已经教学的方法收集、加工信息。但是,要根据存在于同一事件里的不同问题,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计数方法,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目的,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能力,体会统计活动是为了解决问题。
1?突出问题是统计活动的起始,也是统计活动的归宿。
第94页例题在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提问: 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由于学生观察情境的切入点和兴奋点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虽然看的是同一幅图,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参加跑步和跳高的动物各有多少只?(这是着眼运动项目提出来的)参加运动会的三种动物各有多少只?(这是从动物的种类考虑的)回答不同的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运动项目分或按动物种类分),可以使用不同的计数方法(直接在图上一个一个地数、边做记号边分类边数)。教材里的两张表格是为了方便计数和呈现统计结果而设计的,可以说,例题里的所有统计活动都源自解决问题的需要,又有利于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例题时要注意三点。
(1) 在学生初步了解情境图的内容后,要让他们提出问题。教材中的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一定要让学生思考,不能由教师或预先制作的课件代替学生提出问题。要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上面两个问题来共同解决。
(2) 在填表前,要让学生仔细看这两张表格。设计统计表也是统计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便于统计和呈现数据。提什么问题、设计怎样的表格都应由统计活动的主体来做,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没有能力设计表格,所以由教材提供。让学生仔细看这两张表格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表格的内容和填法,同时也体会表格是根据问题设计的。在学生看表格时,可以说说要填些什么以及它们各对应哪一个问题。
(3) 填表后组织交流,相互说说是怎样统计数据的。可以直接在图上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用画?的办法先做记录再统计数据。通过交流能温习已经学过的各种方法。
2?突出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统计过程、方法和结果。
例题在表格的下面问学生上面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你从每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学生可以说出许多不同:如一张统计表里是两个项目各有多少只动物参加,另一张统计表里是参加运动会的三种动物的只数;统计跳高和跑步的动物各有多少只要分别在跳高场地和跑道上数,统计三种动物只数要一种一种地数比出这些不同就体会到了问题和统计活动是相关的,问题决定统计活动,统计活动服从于、服务于要解决的问题。
想想做做里的每一道题都是对同一组对象按不同的问题分别进行统计,如一批茶杯按有把和无把分类,或者按价格分类;同一组图形按形状分类或颜色分类统计;对24名学生的属相和出生月份的统计等等。每一道题都要填两张不同的统计表,都要围绕通过统计知道了什么,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分别进行两次统计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能从中充分体会问题、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突出应用统计的方法开展专题性实践活动。
《你能跳多远》是学生第一次进行专题性实践活动。这次实践活动大致分五个层次编排:
(1) 提出研究的问题。每一名学生都会跳,每一名学生都跳过,但几乎没有人研究过跳。教材以体育课立定跳远为起点,把跳分成单脚跳和双脚跳两类,单脚跳又有右脚跳和左脚跳两种情况。从中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跳比较远。
(2) 激发研究愿望。让学生讨论怎样跳得远这个问题,一般不会有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单脚跳跳得远,有人认为双脚跳跳得远;有人认为右脚跳得远,有人认为左脚跳得远。究竟哪些看法正确?需要验证,于是产生跳一跳的愿望,让事实说话。
(3) 设计研究方法。怎样才能得出结论,学生都希望亲自跳一跳、量一量。先让他们议论谁跳、怎样跳、跳几次、量得的数据写在哪里等问题,然后由教材归纳成三点要求:每人都用不同的跳法跳一跳,量出每次跳多少厘米,把数据分别填在三张表格里。教材还利用一幅图告诉学生应该怎样量跳的距离。
(4) 获得并分析数据,得到小组里比较认同的答案,并在全班交流。这里有一个个别人与多数人的关系处理问题,实验反映的是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个别人的情况。还有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问题,千万不要强求答案的相同,各个小组可以有自己的结论。千万不要出现所谓的标准答案、正确答案。学生的结论只要合理,有数据支持就是正确的。
(5) 对双脚跳按性别、距离重新整理数据,体会获得的数据要灵活应用,可用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专题性实践活动的活动主体是学生,教材的每个层次都从学生出发,给他们较大的活动空间。分析这五个层次,便于教师了解专题性实践活动的主要过程和步骤,从而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这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知识点:概率与统计
2016年中考数学考点辅导:实数的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知识点梳理
2015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卷
2016年中考数学考点辅导:实数大小的比较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考点:相交线的相关定义
2016年中考数学知识辅导:直线的公式定理
小学四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练习
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同步练习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自测卷(苏教版)
2015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5以内的加法同步练习题(苏教版)
2015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步练习
2015五年级中位数数学课后练习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青岛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认识钟表
五年级数学上第三课时:统计与可能性随堂练习
小学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三角形
2015小学四年级上除法笔算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测试题(第七单元)
一年级数学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后练习
2015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
2016年中考数学知识辅导:圆的周长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可能性的大小
2016年中考数学备考知识考点:提高解题效率的四种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练习作业(第二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10以内加减法同步练习(2015)
15-16学年四年级数学《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