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收藏
初一下学期的学习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数字重点知识点,希望有所帮助!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2、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为常数,并且 )。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有无数组解。
3、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一个解。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观察方程组中,是否有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果有,则将它直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中一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将表示出的未知数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
5、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
6、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确定先消去哪个未知数;②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另外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③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④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推荐的七年级下数字重点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加油哦!
2015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方程(组)
2013中考数学考前纠错考点:函数
初中数学概念:指数
中考数学几何分类复习考点详解(矩形)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指数
中考数学几何分类复习考点详解(菱形)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统计
2015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第十章 四边形
2015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 不等式(组)
初三(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定理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2015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点:第十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九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算术平方根
2013中考数学考前纠错考点:统计与概率
2013中考数学考前纠错考点:三角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锐角三角形函数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概念:算术平方根
初中数学: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口诀
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4年度末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师总结
2014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中数学概念:同类项及合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