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摘要】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在此小编为您整理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教案,希望能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习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以及相关计算
三、学习难点:对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的理解和正确应用
四、学习设计
(一)预习准备
预习书p2-4
(二)学习过程
1. 试试看:(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乘方的意义做下面一组题:
① ② =_____________=
③a3.a4=_____________=a( )
(2)根据上面的规律,请以幂的形式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 = = =
2. 猜一猜:当m,n为正整数时候,
. = . = =
即aman= (m、n都是正整数)
3. 同底数幂的 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
运算形式:(同底、乘法) 运算方法:(底不变、指加法)
当三个或三 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用公式表示为
amanap = am+n+p (m、n、p都是正整数)
练习1. 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如果错,请在旁边订正
(1).a3a4=a12 (2).mm4=m4 ( 3).a2b3=ab5 (4).x5+x5=2x10
(5).3c42c2=5c6 (6). x2xn =x2n (7).2m2n=2mn (8).b4b4b4=3b4
2.填空:(1)x5 ( )= x 8 (2)a ( )= a6x k
(3)x x3( )= x7 (4)xm ( )=x3m
(5)x5x( )=x3x7=x( ) x6=xx( ) (6)an+1a( )=a2n+1=aa( )
例1.计算
(1)(x+y)3 (x+y)4 (2)
(3) (4) (m是正整数)
变式训练.计算
(1) (2) (3) .
(4) (5)(a-b)(b-a)4 (6)
(n是正整数)
拓展.1、填空
(1) 8 = 2x,则 x =
(2) 8 4 = 2x,则 x =
(3) 3279 = 3x,则 x = .
2、 已知am=2,an=3,求 的值 3、
4、已知 的值。 5、已知 的值。
回顾小结
1.同底数幂相乘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解题时要注意a的指数是1.
3.解题时,是什么运算就应用什么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就应用同底数幂的 乘法法则;整式加减就要合并同类项,不能混淆.
4.-a2的底数a,不是-a.计算-a2a2的结果是-(a2a2)=- a4,而不是 (-a)2+2=a4.
5.若底数是多项式时,要把底数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
创设课堂情趣,实施有效教学
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即时评价
数学教学中的花架子扫描
数学实践——学生成长的摇篮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注重过程,渗透思想——建立学生的估算意识
生活化素材应上出数学味——谈“数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解读《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
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
更进学习活动设计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从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要关注“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情境创设,我们该关注什么
对一些教学问题的反思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误区的思考
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教学模式初探
对话教学初论
数学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
让考核成为学生愉悦的历练
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教育
数学课堂情境化教学的理性思考
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旅程——小学数学学习游戏设计原则探析
教师态度与学生学习
挖掘教材资源 促进学生发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