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摘要】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在此小编为您整理了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学案,希望能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某些图 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 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学习重点: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 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 系。
学习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预习
(一)、预习书:P100~P101
(二)、思考:确定关系式的步骤?
(三)、预习作业:
1、会议厅共有30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后排每排比前一排多一个座位.
(1)你知道第九排有多少个座位吗?第26排呢?
(2)每排的座位数y可用排数x来表示吗?
(3)可不可能某一排的座位数是52?为什么?
二、学习过程:
(一)要点引导
1、通过表格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节中利用_______也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确定关系式的步骤:先找出题目中关于____ ____与________的相等关系,再用________的代数式表 示_______
3、半径为R的圆面积S=________,当R=3时,S=________
方法小结:
1、涉及到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时,写关系式的关键是利用面积或体积公式写出等式;
2、一定要将表示因变量的字母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已知一个变量的值求另一个变量的值时,一定要分清已知的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 ,千万不要代错了.
(二)例题
例1、如图, 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 )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3)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厘米 变化到____厘米
变式1、 如图,已知梯形的上底为x,下底为8,高为4.
(1)求梯形面积y与x的关系;
(2)用表格表示,当x从3到7(每次增加1)时,y的相应值;
(3)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
(4)当y=50时,x为多少?
(5)当x=0时,y等于多少?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 ?
例2、将若干张长为20cm、宽为10 cm的长 方形白纸,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 2cm.
(1)求4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
(2)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 总长度为ycm,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并求当x=20时,y的值
变式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米/秒)与气温 之间有如下关系:
(1)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2)当气温 时,声音速度y=________米/秒;
(3)当气温 时,某人看到烟花燃放5秒后才听到声响,那么此人与燃放烟花所在地约 相距________米;
(三)拓展
1、如图,在 中,已知 ,边AC=4cm,BC=5cm,点P为CB边上一动点,当点P沿CB从点C向点B运动时, 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设CP长为 , 的面积为 ,则y与x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 _____;
(3)当点P从点D(点D为BC的中点)运动到点B时,则 的面积从______ 变到______
(四)回顾小结: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式找出与自变量相应的因变量的数值。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1.1.3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随堂优化训练课件ppt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3教案3.3 几何概型
数学必修一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学案与课时训练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3教案1.1.1算法的概念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1.1.2程序框图和顺序结构随堂优化训练课件ppt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3教案3.1随机事件的概率
苏教版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章末训练含答案
必修一课件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随堂优化训练课件ppt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3教案 条件语句
【新人教A版必修一】高中数学《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数学必修一 对数与对数运算3换底公式练习题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3教案 2.1.3分层抽样
必修一课件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
【新人教A版必修一】高中数学《2.2.3 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应用》课件
(人教A版)高二数学必修3教案2.1.2 系统抽样
数学必修一2.1 幂函数学案与课时训练
必修一课件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1课时)
【 新人教A版必修一】高中数学《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一】高中数学《2.2.3 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数学必修一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学案与课时训练
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课后提升练习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1.2.2条件语句随堂优化训练课件ppt
数学必修一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3.2.2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随堂优化训练课件(人教版)
【 新人教A版必修一】高中数学《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3 第三章概率自主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5年高考复习《2.2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考点分析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1.1.1算法的概念随堂优化训练课件ppt
2015年高考复习《2.1函数及其表示》考点分析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