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摘要】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在此小编为您整理了数学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教案,希望能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学习目标
或学习任务 1、了解运用公式来分解因式的意义.
2、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知道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因式分解.
3、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能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
本课时
重点难点
或学习建议 教学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本课时
教学资源
的使用 电脑、投影仪.
学习过程 学习要求
或学法指导 教师
二次备课栏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情景设置:
问题1:你能很快知道 是100的倍数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问题2:从上面 = 容易看出,这种方法利用了我们刚学过的哪一个乘法公式?
2、计算下列各式:
⑴ =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你根据上面的等式填空:
⑴ =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对比以上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3、把乘法公式 = 反过来就得到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等式就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它有什么特征?
4、完成课本P72 做一做.
等式的左边是两数的平方差,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利用它可以把形式是平方差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1、例题一(准备好,跟着老师一起做!)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⑴ ⑵ ⑶
5、例题二(有困难,大家一起讨论吧!)
如图,求圆环形绿化区的面积.
分析:与公式比较,哪个相当于公式中的 ,哪个相当于公式中的 .
分析:本题主要用环形面积来计算,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圆的面积=(半径)2.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
⑴ 课本P73练一练 1、2.
⑵ 填空: ____= , =____________,
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B. C. D.
⑷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 ② ③
2、提升训练
① 分解因式:
② 探究与训练P50 6、7.
3、当堂测试
补充习题P41 1、2、3、5、6.
分析:与公式比较,哪个相当于公式中的 ,哪个相当于公式中的 .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1、通过比较简单的乘法运算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引导学生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让学生在做题中感受,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使学生通过运算,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
测量面积
《中位数、众数》教学设计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面积”的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二)教案
乘加、乘减
加减法的估算
连加、连减(二)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连加、连减(一)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
8的乘法口诀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谁爬得快》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案
乘法口诀的整理
《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运算律》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实际测量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
《买球》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