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教学重难点 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设计
1.阅读P30页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1)3-(-5)=3+ ;
(2)(-3)-(-5)=(-3)+ ;
(3)(-3)-5=(-3)+ ;
(4)3-5=3+ .
2.依据上述问题的解答,归纳: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 运算,
有理数减法法则: .
3.仿照 P31例3 计算
【展示交流】
活动一:
10-(+3)=10+(-3)和(-10)-(-8)=(-10)+(+8)成立吗?若成立,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等式中运算有共同点吗?
(2)等号两边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
(3)你还能举一些类似例子吗?
活动二:
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
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小吗?
活动三:
例3:计算:
(1)0-(-22); (2)8.5-(-1.5); (3)(+4)-16 (4)
【课堂反馈】
1.课本32页练一练1、2、3、4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5)-(-6)=(-5)+(-6)=-11;( )
(2)(-40)-(-10)=-(40+10)=-50;( )
(3)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4)0减去任何数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
(5)两个有理数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差。( )
3.计算:(请务必写出计算过程)
(1)(-37)-(+14); (2)(+42)-(-98); (3)8-20; (4)(- )- ;
【迁移创新】
1.已知a = 8,b = -5,c = -3,求下列各式的值:
(1)a-b-c; (2)a-(c+b)
2.已知| a |=3,| b |=4,且a
3.若a0 , b0, 则a, a+b, a-b, b中最大的是( )
A. a B. a+b C. a-b D. b
4.请你编写符合算式(-20)-8的实际生活问题。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1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水平测试2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习题
七年级数学走进数学世界自测题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4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轴对称练习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混合计算练习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7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问卷用答案
七年级数学走进数学世界复习题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100万有多大过关训练2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章测试题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6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单元测试1
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专题复习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3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4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章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自测题2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计算器的使用习题
七年级数学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章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水平测试2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数学走进数学世界复习2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测试卷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