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会用正多边形无缝隙、不重叠地覆盖平面。
2.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探索和解决镶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各种体验。
二、教学活动的建议
探究性活动是一种心得学习方式,它不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而是学生自己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去探索研究生活中有趣而富有挑战问题的活动过程。
建议本节教学活动采用以下形式:
(1) (1) 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
(2) (2) 学生自己设计制订活动方案;
(3) (3) 操作实践;
(4) (4) 回顾和总结。
教学活动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点和帮助。引导学生对探究性活动进行反思,不仅关注学生是否能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和能力。
三、关于镶嵌
1. 1. 镶嵌,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探究性活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 如果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那么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就是正方形这种几何图形可以无缝隙、不重叠地拼合。
(2) 几何中研究图形性质时,也常常要把图形拼合。比如,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合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或一个矩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又如,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合成一个正六边形,四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合成一个较大的等边三角形等。
2. 2. 各种平面图形能作平面镶嵌的必备条件,是图形拼合后同一个顶点的若干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
(1)用同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只要正多边形内角的度数整除360,这种正多边形就能作平面镶嵌。比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能作平面镶嵌,而正五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的内角的度数都不能整除360,所以这些正多边形都不能镶嵌。
(2)用两种或三种正多边形镶嵌,详见163~166页内容。
(3)用一种任意的凸多边形镶嵌。
从正多边形镶嵌中可以知道:只要研究任意的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能否作平面镶嵌,而不必考虑其他多边形能否镶嵌(这是因为:假如这类多边形能作镶嵌,那么这类正多边形必能作镶嵌,这与上面研究的结论矛盾)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简单的单位换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数学教案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如何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有感于微信群的互动管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法的估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听课随笔 生动有趣的课堂在滋啦声中展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连加》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百分数的应用(一)》听课有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数学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