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学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学习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寻找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学习过程]
一、春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来帮一个忙,帮老师来解决一道难题:老师有一个熟人姓王,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的年龄是20岁,小王的年龄的2倍加上他弟弟年龄的5倍等于97.现在小王要老师猜猜他和他弟弟的年龄各是多少?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可抵一个诸葛亮,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可抵得上很多诸葛亮,所以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办法的.
二、夏耘(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当一个未知数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关系时,我们就按这些关系分别列几个不等式,这样就得到不等式组,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时,其公共解是否一定为实际问题的解呢?请举例说明.
例:甲以5km/时的速度进行跑步锻炼,2小时后,乙骑自行车从同地出发沿同一条路追赶甲.但他们两人约定,乙最快不早于1小时追上甲,最慢不晚于1小时15分追上甲.你能确定乙骑车的速度应当控制在什么范围吗?
(二)导入知识,解释疑难
1.教材内容讲解
如课本例2(P145)(请同学自己阅读,动手列不等式组进行求解,再将自己答案与课本答案进行比较)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5
又如:将若干只鸡放入若干个笼,若每个笼里放4只,则有1只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1笼无鸡可放,那么至少有多少只鸡,多少个笼?
2.探究活动
把16根火柴首尾相接,围成一个长方形(不包括正方形),怎样找到围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个数最多的办法呢?最多个数又是多少呢?
三.秋收(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1. 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2.设未知数,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3.解不等式组;4.由不等式组的解确立实际问题的解;5.作答.(与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进行比较)
2.双基练习
1.已知方程组 有正整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若不等式组 无解,求a的取值范围.
3.当2(m-3) 时,求关于x的不等式 x-m的解集.
4.某学校为学生安排宿舍,现有住房若干间,若每间5人还有14人安排不下,若每间7人,则有一间还余一些床位,问学校有几间房可以安排学生住宿?可以安排住宿的学生多少人?
四.冬藏(创新提升)
某商场为了促销,开展对顾客赠送礼品活动,准备了若干件礼品送给顾客,在一次活动中,如果每人送5件,则还余8件,如果每人送7件,则最后一人还不足3件.设该商场准备了m件礼品,有x名顾客获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
(2)求出该次活动中获赠顾客人数及所准备的礼品数
小学数学《百分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比较三位数的大小》课后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替代现象、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
如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玩积木惊喜的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估一斤花生米的粒数”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反思 教育于无声处
有效操作活动的两点思考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0”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二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