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数轴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数轴
学习目标 1.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巩固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的方法;
4.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重点 是掌握数轴的概念和画法,明确其三要素缺一不可;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归纳出一般规律。
难点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的理解是难点。教学中要求学生多动手,增强对形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动脑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课文 P (二)、导学练习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3.思考:
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0℃用数____表示;零下10℃用负数_____表示。
②什么叫数轴?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 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4.数轴的画法,有哪几个步骤?
5. 我们还可以更简便的得出数轴的定义:规定了 、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
、 和 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6.温度计里的大小: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数大。
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这说明什么?
正数都 0;负数都 0;正数 一切负数。
(三)自学疑难摘要:
组长检查等级:
二 合作探究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 ,+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想想看,第(3)小题数据比较大,那怎样表示呢?
3.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
(1) 10, 2,
(2) 100,0,0.01;
(3) ,4.75,3.75。
三、展示提升
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四、反馈与检测
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
(1)
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2)
3.将-3、1.5、 、-6、2.25、 、-5、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画一条数轴,并在上面标出下列的点。
100 200 300
《测量—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三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测量》1-7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教案
《第三单元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第八单元统计》教案
《第三单元第三节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节应用题》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小数乘法》教案
数一数5
数一数3
《第二单元第三节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第二节小数除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案
《第四单元第三节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年、月、日》教学设计(4课时)
《第一单元第三节整理和复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案
《第三单元第四节选学内容》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