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教学内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1242003120420003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直棱柱单元测试4
八年级数学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分式测试题2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测试试题1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质量检测试题1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15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于轴对称图形检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测试试题2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练习题3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测试卷1
八年级数学直棱柱单元测试1
八年级数学分式测试卷2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16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8
八年级数学分式测试卷3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7
八年级数学分式乘除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分式测试题1
八年级数学分式单元练习题1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同步练习3
八年级数学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6
八年级数学中位数和众数同步练习题1
八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同步练习5
八年级数学分式测试卷1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14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练习题1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