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4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通过实际操作和推算,掌握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的进率。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4、初步学会称称物体的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盘称
学具准备:橘子、二分硬币、棉花、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轻重
课件出示一座桥,一只小羊过去,桥安然无恙,一只大象过去桥却断了,大象掉进了水里,问这是为什么?(大象比小羊重)
你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什么作单位吗?(可能会说与斤有关系的)斤在我国是比较常用的质量单位,可是在国际上是用克和千克来表示质量的,为了能和国际接轨,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了解一下克和千克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1、谁能说以说在哪里见过克或千克
2、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3、介绍常见的称(着重介绍天平、盘称)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认识克
1、称2分硬币
平时我们经常用钱去买东西,你想知道这枚硬币有多重吗?
1)让学生确定用什么称来称。
2)示范操作,学生仔细观察(游码停在刻度1,说明1枚2分硬币重1克)
3)每名同学掂一掂,试一试,感受1克的质量是什么感觉?
2、你还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3、猜一猜:袋中物品质量?互相掂一掂,再撕开标签看一看,看哪个小朋友猜的最准。
(二)认识千克
1、称一称一千克物品。
1)出示一袋物品,让学生确定用什么称一称。
2)谁用过盘称?介绍用法?
3)称一称这袋物品,并说一说拎在手中的感觉
2、合作称一千克物品
1)合作称量
2)拿出1千克棉花和1千克橘子让学生猜一猜谁重
3)验证
4)讨论:有什么发现?
3、每组估3样物品,再实际测量,完成表格,感受1千克重的物品,两组互相交流
物品
估计质量
实际质量
(三)认识1000克=1千克
1、出示一袋盐,谁知道一袋盐多少克?那2袋呢?
2、量一量
3、发现了什么?1000克=1千克(1000个1克就是1千克)
四、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我们已经对克和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很快给一些物品找到合适的质量吗?
1、连线
一个西瓜100克
一袋方便面1千克
一袋洗衣粉5千克
2、判断
一个乒乓球大约有3克()
小胖今年7岁,称重2千克()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3、当销售货员(组内合作,轮流当一次)
4、小明的日记(指正错误,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来到饭桌前,端起了300千克的碗,拿起了250千克的勺子,盛了200千克的米饭吃了下去。然后,拿了一个重200克的苹果边吃边走,不一会来到了学校操场。拿出了一个重6千克的哑铃练起了臂力。忽然看见地上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跑过去一看是5角钱,我捡起这个重5千克的硬币,把它装进口袋,准备星期一交给老师。
五、课外延伸,全课总结
同学们,看来克与千克学不好还真不行,因为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老师希望回家后同学们能以质量单位为主题写一篇日记,老师相信你们不会闹出象小明一样的笑话
直接与间接证明(2)
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着色问题
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垂直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d
直线和双曲线2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
组合与组合数的第一课时
直线和平面垂直1
直线和双曲线1
直线与圆锥曲线
直线和抛物线的关系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
直接与间接证明(1)
直线的斜角和斜率
组合性质的应用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1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复习课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直线和平面垂直(第2课时)
直线和平面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习题课
直线和平面平行与平面和平面平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