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

2015-11-04 收藏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在记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规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利用这些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9的乘法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找出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回顾旧知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1、师生对口令2、开火车(分组开火车)3、选一题说说怎样算的?1、出示★图

请看一行有几格?每行有几个★?是几个9?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图片:说说1个9比10少()是(

)。2个9比20少()是()?同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书上。

3、交流:说说18你是怎样算的?27呢?45里有几个9?63呢?

4、编写9的口诀(1)编给你的同桌听(2)把口诀填写完整5、记忆9的口诀

根据口诀你能找到它们有什么规律应用找到的规律记一记同桌背一背、指名背、集体背师生对口令6、试一试

P73上下共练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略1、P73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说一组四题有什么不同?小结:(略)2、游戏小火车一个说口诀一个说四个算式

3、口算4、看一组题说说怎样算快P73第2题5、同桌悄悄算6、听算抢答7、口算比赛P74第5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看教学进度而定

课后感受

本节课的知识采用的是自学的方式,首先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进行观察,发现五角星图的规律,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自己总结出

9的乘法口诀,效果很好。

教案(序号55)

课题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型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1月19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复习口诀二、综合练习三、口算练习

四、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总结1、把口诀填完整一九得()()九十八四(

)三十六()九二十七六九()(

)九七十二九九()()九四十五()九六十三

2、9的口诀有什么规律帮助记?3、对口令背4、指名背5、同桌背6、集体背1、79○39

29○6387○6994○48

学生完成在书上,说一说四怎样比较的?2、279369459

189729639549819

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怎样帮助记9的口诀?

1、出示小黑板(一行是乘、一行是除、一行是乘除混合)说一说除法是怎样算?2、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

3、看一个算式说出其他相关的三个算式。4、卡片抢答、听算。(一)

1、请学生仔细观察P75第8题看懂了什么?2、出示:有9组同学在跳绳,跳绳的一共有多少?

有36人打乒乓球,被分成几组?

18个同学平均分成2队拔河,每队有几人?求一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算?说说理由。(二)

1、用10元一张的钱去买9盒牛奶,至少要几元?2、同桌讨论交流。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后感受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这两句口诀有些学生混淆。

教案(序号56

)课题整理乘法口诀课型整理和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11月20日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有序整理,帮助记忆口诀。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讨论填表二、找规律三、活动练习

四、开放练习五、口算练习

六、解决实际问题1、我们学过了哪些口诀?学生背一背(指名、同桌、集体)

2、出示口诀表:仔细观察表里的口诀是怎样排列的?然后在表格里填完整。3、交流填表的情况。

1、同桌讨论:表里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交流得出:横看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竖看分别是:一几、二几。。。。。九几的口诀。最上面斜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3、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口诀?讨论,交流。4、齐横背、拐弯背、竖背。5、任意抽对口令。

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2、生生互动。

3、出示P77第2题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

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1、出示:()()=8

()()=18()(

)=2412()=()16()=(

)36()=()学生独立完成2、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你是怎样想到的?

3、归纳:积是8、18、24、12、16、36的口诀分别有几句?1、出示卡片练习。2、出示小黑板同桌练

3、听算练。4、比赛。

1、出示P78第5题你们看懂什么?(1)怎样求成人的票价是小孩的几倍?(2)小红带18元可以买哪些东西,同桌交流,然后评价。

2、出示P78第6题观察图,说说有什么规律?同桌交流。然后填写。集体评价。

课后感受有个别学生8、9的口诀不熟练。有个别学生口诀背的很熟练,但是当口算时,需要将口诀从头至尾背出来才能知道得数,不能够灵活运用。

教案(序号57)

课题整理乘法口诀课型整理和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11月21日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背乘法口诀二、乘法口诀练习三、开放练习

四、口算练习五、完成练习六、布置作业1、横背2、竖背3、拐弯背

4、生生互动。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

2、生生互动。3、出示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

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1、()()=12(

)()=24()()=3616()=()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出示卡片练习。2、出示小黑板同桌练

3、听算练。4、比赛。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有关题目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有个别学生口诀不熟练,应该要求他们竖背。

教案(序号58

)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5教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难点: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回顾旧知二、自主探究三、比比做做

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六、布置作业出示:68+7

85-730+9-627+9+1079-20-9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出示2343643观察这些算式有哪几种运算?

2、再出示计算过程观察:它们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

4、试一试:4862836说说有哪几种运算?试一试怎样算?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归纳:今天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33

244328956842

33524483282

独立完成,同桌讨论:一组三题有什么关系?然后交流。1、练习:639=

1642=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49=3249=

2、卡片:练习,其中一、两题说说过程。3、游戏:夺红旗指名俩个人比评出优胜者同桌比赛。

今天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很好,要求学生将前两个数的得数写出来,再算第三个数的,不容易做错.

教案(序号59)课题练习九(1)课型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6教时

教学目标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去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口诀练习二、口算练习三、竖式计算四、找规律

五、课堂小结1、背口诀(2分钟预备铃,竖、横、拐弯)2、对口令3、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

4、写出积是8、16、18、24、36的乘法算式。

1、完成P80地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计算乘数和除数的?2、口算卡片。

3、口算比赛,集体批阅,说一说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出示:392489+63

80-27指名板演,说一说竖试计算应该注意什么?1+3=1+3+5=

1+3+5+7=2+2=3+3=4+4=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讨论能发现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个别学生的口诀还是不熟练,另外在学习习惯方面还应该加强,有些学生口诀背的很熟练,可是如:做59=□的时候,就要将口诀从一九背到五九,不熟练。

教案(序号60)课题练习九(2)课型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7教时

教学目标根据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基础练习二、解决问题

三、开放练习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1、口诀练习(1)背1~9的口诀(2)填空三()十八()七二十八三

八()()四十五()六二十四七九()

2、口算练习(1)卡片练习培养(2)同桌悄悄算。(3)听算。

1、学生看书P81第7;说一说看懂了什么?(1)同桌交流题意,独立解答,然后学生评定。(2)比一比: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第7要求学生看懂题意(38颗糖,每9颗一盒,4盒能装下吗?)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

1、第8题你看懂了什么?指名说一说。同桌讨论:怎样乘比较合适?

出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第9题(1)怎样求一个游泳圈的钱?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说说怎样想的?(2)自己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解答。同桌交流。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视情况而定

课后感受有些学生不易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困难,应加强数学活动课中这些知识的训练.

案(序号61)课题算24点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8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不仅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

教学准备扑克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3张牌二、4张牌三、比一比

四、课堂总结1、介绍牌:每人准备1~9张牌,A看做1。

2、介绍方法:出示7、6、3张牌,根据3张牌上数字,选择加、减、乘、或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算一次,算出的得数是24同桌讨论,然后交流。

学生自己随意拿3张怎样算,得数也是24?然后交流。

1、如果拿4张牌,按照刚才的方法,会算吗?出示:1、2、5、82、交流有哪几种方法?

3、一组四人每人出一张,怎样算?如果实在算不出就重新换牌

(在草稿上算)然后交流,(多进行几次)四人为一组,选一名组长,看谁最快,谁就获奖,再重新比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这个游戏可以回去和朋友爸爸妈妈一起玩,人数不限,看谁算得快,谁的方法多。

课后感受学生积极性很高,活动效果很好.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案(序号

62)课题综合练习课型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乘法口诀的运用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复习回顾乘法口诀二、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四、课堂小结

五、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1、横背乘法口诀2、竖背乘法口诀3、拐弯背乘法口诀

4、随机抽查1、口算卡片:819=306=84=98=

243=568=486=27+9=75=273=

82=59=学生自己说出得数,并说说用到哪句口诀。

2、用竖式计算。59=246=9+63=85-39=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该注意什么?3、桃树有35棵,梨树有7课。(1)

桃树的课数是梨树的几倍?(2)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4、操场上有9个同学在跳绳,踢毽子的人数是跳绳的4倍,踢毽子的有多少人?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乘法?)

1、37人去郊游,乘8只船过河,怎样乘比较合适?小组同学讨论,后集体交流一下。找出最合适的乘法。

2、出示图片:(略)一个游泳圈(?),一件游泳衣(18元),一条短裤(9元),一顶游泳帽(3元)。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独立完成,后批改。

课后感受(1)、学习习惯需要加强。(2)、思维习惯的训练要到位。可在结束时增加一些思考题留做课后思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