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2015-10-30 收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教学和谐情为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意渗透转化思想,借以暗示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我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他们说:“今天这节课让大家都来当小老师,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有些方法属一般常规思路。有些方法则展现了学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出乎老师的意料。尽管他们目前的知识水平还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但他们凭直觉的这种大胆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是在十分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取得的一种独创性的结果。

二、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个见解很独特!”或“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激励。对出现的简捷的算式,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或另外加分。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向。

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我出示了一道多解的应用题:某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32400吨,今年头5个月的产量就等于去年全年的产量。照这样计算,这个水泥厂将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当大部分学生按常规思路列式后,老师启发、点拨是否有更简捷的算法,经过思考有几位同学列式为: 12-l,其中一生口述解题思路:把去年全年的产量看作单位“l”,那么今年每月完成的产量为 。全年完成的产量就是12个 ,因而比去年多的百分数为: 12-l。

这样教学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中选优,好中求佳的独创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精选思维材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证

创造性思维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维的流畅、求异也不是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选择典型的题例,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一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做一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纸盒,这个长方体的容积最大可能是多少?

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纷纷在纸板上画起来,大部分学生得出了这样一个剪法。

30105=1500(立方厘米)

对此,老师不置可否,不做评价。稍顷,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到黑板上画出了另外一种剪法。

35105=1750(立方厘米)

剪法一属常规思路,从四个角中剪去了四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浪费了硬纸板,显然不可取;剪法二材料的利用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尽管剪法二在思维的深度和独创性上都较方法一进了一步,但还不是最佳剪法。我在表扬了剪法二的学生,并肯定其思维灵活性的同时,指出这还不是最好的方法。接着进行诱导:“在周长相等的前提下,是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是正方形的面积大?”“那么这道题,你还有别的剪法吗?”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创新的意识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终于有学生画出了如下的剪法。

20205=2000(立方厘米)

这样的训练,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意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