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数学教学中终身受益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让学生从数学教学中终身...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让学生从数...

让学生从数学教学中终身受益

2015-10-30 收藏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矛盾的现象。和数学打交道最庞大的群体是中小学生,数学是他们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的课程。待到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大多数人发现自己从事的工作并不需要多少数学知识。那么,学生时代的投入是否值得?难道数学教育仅仅是升学的敲门砖?它对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和文化品位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这一系列问题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如何认识数学教育的功能和地位。

我们认为,数学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功能,在从事数学研究、教学的专业人员和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另一类是隐性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由于它是潜在的,不那么容易被人承认。尤其是某些人文学科,似乎从来就与数学无缘。要否认这种观点,最好的办法还是举例子。钱钟书在学生时代的数学成绩不好,几乎是广为人知的事实。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钱先生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多次提到数学,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用数学给某些人画像。在批评明代文人墨守成规时,他写道:“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活画出守旧文人的面目。可见,数学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在他身上发挥了作用。否则的话,就不会有这样形象生动的比喻。在钱先生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中,数学也得占有一席之地。缺少了这一点,恐怕就不是完整的钱钟书了。随着现代社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数学的内容和方法巳渗透到更多的领域。这种趋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学教育功能的显性部分将日益扩大,隐性也将逐渐向显性转化。

正是基于对数学教育功能的上述认识,我们除了抓住数学教育中共性的东西以外,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挖掘应用题的实际背景和数学内涵,着力培养学生动脑分析、动手建模的能力。例如,高中数学中有相当多的最值应用题来自经济学、管理、会计等不同领域,它们贴近生活却又难以把握。我们在教学中就注重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针对不同的问题,建立不同的函数关系和数学模型。

第二,强调数学方法的普遍意义,那些普遍适用于其他领域的数学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比如,数学最讲究问题条件,条件即使稍加变化,也可能便结论大相径庭。这种思维方式对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订条约,签含同,也不会落入对方设置的陷饼,由数学培养出来的缜密思维更能识破偷换概念、篡改条件等等手法。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育中终身受益。学生在今后可以忘记某些具体的数学公式、定理,但数学教育给他们的影响是不会消失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