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艺术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艺术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艺术

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艺术

2015-10-30 收藏

课堂讨论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领导或参与下,学生以集体或议论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论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通过信息的多项交流而巩固和获取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并与讲授等方法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把握和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确定课堂讨论题目

课堂讨论一般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导学生认识、探索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因此,教师的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题目出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兴趣,又能收到在启发诱导下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教师第一步就要认真选好讨论题目。如何确定好讨论题目,需要把握点:一是选题要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选题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吸引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三是选题要做到量力性与高难度有机结合,即使问题有一定价值,又使学生能够接受。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需要教师在选择课堂讨论题目时统筹考虑。

2.正确选择课堂讨论方式

根据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我们可把课堂讨论的方式分为三种:

一是小组分散式讨论,即划分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它比较适合讨论中心议题多、难度较小的问题。

二是班级集中式讨论,即以班级为集体进行的讨论。这种方式要求较高,主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组织讨论。由于这种讨论方式参加的人数多,规模大,所以要求教师要事先武装好骨干,指定中心发言人,同时给学生留有自由发言的机会。

三是课堂讨论式讨论,即教师为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或遇到容易争议的问题,由教师提出来,大家即席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的方式。它属于一种无形之中的集体讨论。

以上三种讨论方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需要认真选择。一般来说,在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多采用议论式讨论,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展其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民主气氛。而在中学的高年级可采用小组讨论和适当组织班级讨论,同时亦可运用讨论式讨论。到底怎样使用,没有固定模式,这里只能大体而言,每个教师在具体运用时可以灵活掌握。

3.充分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

课堂讨论前师生双方都要从思想上、知识上、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没有准备,学生就可能陷于被动,教师也可能出现不能及时回答,或不能引导讨论深入下去的现象。做好准备,从学生方面说,就是要对老师选定的讨论课题进行认真思考,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进行预习和学习,并按照要求,写出发言提纲。从教师方面说,教师要提前告诉学生讨论课题,并把重点部分给学生加以揭示;布置参考资料,指导好学生的准备过程;认真划分讨论小组,培养骨干;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索、积极发言,尤其是鼓励中差生积极发言。以上所谈主要结合小组讨论,尤其班级讨论。议论式讨论也需做好充分准备,尤其需要教师做好全面的准备。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尽管课堂讨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问题,但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样做有利于掌握讨论的方向,提高讨论的质量,避免讨论出现偏差,或在与题无关的问题上兜圈子,或认准一条胡同走到底、钻牛角尖、或意见不一致时引起争吵等。为此,教师在讨论中应做到: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心发言、讨论、不要离题太远;要根据讨论的进展情况,随时抓住和深入理解与主题有关的其他有关争论的课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普遍发言,并引导发言抓住主要矛盾;要把学生发言的重要观点或创见写在黑板上;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出小结,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总之,教师在组织讨论中要做到“激励、点拨、引导”,使讨论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效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