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收藏
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如何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贴近生活,往往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场面,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如何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历程,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模拟了“商店营业”的情景,再现买卖商品的生活片断,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课后还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去超市购物,帮妈妈付钱,第二天交流买东西的情况。这样,既有助于课本知识的消化理解与吸收,又能开阔眼界,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更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选取生活素材,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
数学教学如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从生活中采撷数学实例,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如:你的体重大约是()千克
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米
你家的住房面积是()平方米
学校平面图上用的比例尺是()
一个鸡蛋大约重()克
你一步走()米
……
选取象这样的内容,使学生看得见,想得到,有的甚至经历过,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三、活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如学习分数后,我设计一个“买门票方案”,游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10元,50人以上的(包括50人)可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八折。我们班有46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可节约多少元?
这样在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就会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鄂州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二次根式复习课(1)
湖北省黄冈市蔡河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及答案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二章二次函数单元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丰台区九年级数学上期末统一练习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测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复习题讲解及测试(含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检测试题
北师大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圆专题检测试题
北京市昌平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题
解直角三角形整章练习及答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海淀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九年级数学《数据的离散程度》单元测试卷
江苏2011-2012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
《旋转》当堂测评(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杨浦区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初三数学试卷
2012级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4
北师大版九年级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3
北京市101中学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1年苏科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0-2011朝阳区初三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三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20
初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练习试卷19
2010-2011学年海淀区九年级数学上期末统一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周练作业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单元试题(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