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课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课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课改,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015-10-30 收藏

——新课程理念下改革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校一年级今年采用了“北师大”版教学实验教材。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运用,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此教材充分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新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地注意了内容适应性、综合性,尤其注意了均衡性。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呈现形式丰富而开放,注重和学生的实践应用相结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充满时代气息的好教材。对这样的教材,又如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努力搞好“教”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是再好的教材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作为新教材,虽然十分重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几乎每个课题都以学生的生活原型引入,但是,尽管如此,学生还是无动于衷。尤其是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学生,普通存在着读不读书差不多,有文化,无文化“照样有钱花”的错误思想。这确实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错误的思维倾向,教师不能说简单地说教。而是要以具体事例说明文化的重要,知识就是力量。如:日本为什么能在战后的短时期内经济迅速增长?成为世界最富国之一。靠的就是教育兴国,科技兴国。又如,为什么“知识在犹太人的脑袋里,金钱在犹太人的袋子里”之说?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以此启发,诱导学生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而不应鼠目寸光。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尽管教材怎样改革,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考究教学方法,无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它的优点,但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沿用,不思改革,不去粗取精,是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教育事业才会发展。我的做法是:

1、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我们创设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或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思维方法,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使学生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如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课时,以实际生活中出发,让学生填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苹果、香蕉、雪梨、橙子),再让学生统计,动手合作交流,实际操作,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引出数学数据,使学生从中尝到了知识。通过小组同学的互相合作,互相交流,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课堂上的练习是一堂教学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堂上练习,如果在思想上重“讲”轻练,在备课时对练缺乏足够的思考与研究,不注重练习内容、方法上的设计与组织,那么就会造成一节课或讲练脱节。或在练习上陷于一定的盲目和随意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那么,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任务呢?

一是要例题与练习相结合。讲授例题后,先设计与例题同一类型或相似题型的基础练习,使其新旧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然后是综合练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有一定坡度的发展性练习,及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题型。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达到师生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使知识长期储存和延伸。

二是要切实加强练习活动的组织与评讲。如果练习之后出现什么问题,就只讲什么问题,无问题或问题不大则不讲或少讲,这就缺少了数学上的全面性与针对性。这样的练习效果不会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练习的讲评。

三是练习形式力求多样化,注意防止只演笔练,不用口练,只用手,少用脑的偏向。克服形式单一化,简单化。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练习,而应注意练习的原则性、时间性、综合性和灵活性,这样就会使堂上练习效果大大提高,真正向四十分钟要了最高的质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