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法为学法变被动为主动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变教法为学法变被动为主动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变教法为学法变被动为主动

变教法为学法变被动为主动

2015-10-30 收藏

──教师不再仅是“传授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复存在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和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结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我在教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5页例2的幻灯片金鱼图时,进行如下处理。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地说,最后再请一个学生将图意完整地表述一次。)

师:要求黑金鱼有几条应该怎样列式?要求花金鱼有几条,又该怎样列式?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列式,然后口述,教师板书:13-8= 13-5=。

师:13减8等于几?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算出13-8=□。

(这时,只见有的学生在想,有的在摆小棒,有的在数,有的画13个O,再用虚线圈)教师指名回答,当大家一致认为13-8=5时,教师接着问:你们能在小组上将自己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听吗?生:可以。 (这时大家发言可积极了。)

生1:我是看着金鱼图数出来的。

生2:我是用小棒摆出来的。

生3:我是圈出来的。

生4:因为8+5=13,所以13-8=5。

生5:因为10减8等于2,2加3等于5。

生6:因为13-3=10,所以10-5=5。

小组交流完毕,便让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让每个小组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大家的方法整理板书:(1)8+5=13 13-8=5;(2)10-8=2 2+3=5; (3)13-3=10 10-5=5。

师:自己独立完成13-5,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 (师板书课题:十几减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认为就把以前教师的“教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构建方法,使学生学得更深刻、更主动。

又如,我在进行整理和复习时,是这样教学的。

一、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和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师出示幻灯“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想一想,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横着看,在排列上又有什么规律?

师:想好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四人组上交流交流,(四人组交流完毕后,由小组长汇报,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师:你们还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吗?

生1:斜着看,每一斜排的得数都是一样的,而且从上往下都是从2依次到9。

生2:有四道减数与差一样的题,如12-6=6,14-7=7,16-8=8,18-9=9。

生3:每一横排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两个减数的和正好是被减数。

师:刚才大家表现得真棒,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猜一猜。

教师将某些算式遮住,让学生说出遮住的算式是什么。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都加入到猜的游戏中去了)

师:刚才我们做了猜一猜的游戏,现在我还要看谁最能干,一下能把老师说的数的算式给指出来。

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说得数,学生指算式。

师: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1.看算式,举得数,教师指算式,学生举得数。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全班一齐口算,并指名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开火车。

师:通过上面的整理和复习,我们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同学们能不能把你手中的卡片重新有规律地排列出一个表来呢?请试一试。(学生排表)

师:最先排好的同学可以走出自己的座位,去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排的,如果你发现谁不会排,你还可以帮助他。

教师指名让学生将自己排列的表排到黑板上。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近一年的尝试,我对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