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练习题教学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议练习题教学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议练习题教学

小议练习题教学

2015-10-30 收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及推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在积极地探索,下面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一年级上册)》中的三道练习题结合教学进行小议。

1.第37页第5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这道练习题是在学习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后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使学生知道平面图形经常是某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教学时应尽量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推理,个别学生如果确实有困难可借助实物。此练习题中,第一、二、四行学生都很容易选出,难点是第三行,我认为第三行正是新教材中安排这道题的亮点。编写者在这里给学生留下了主动发展的空间,即:生活空间、学习空间、想象空间、创新空间。教材完全可以将第三行中的立体图形设置为第一行中的图形,然而这样就大大缩小了此题的难度,因为圆锥在前面的立体图形教学中没有涉及到,而练习题中却出现了。在实际教学中,我牢牢把握教材,有的学生选出了一个,有的学生选出了两个,全班33名学生只有一名学生全都选上了,我及时进行询问:“圆锥你怎样画圆?球又是怎样画圆?”(“把圆锥倒过来,球用硬纸板围上,用笔沿着硬纸板的外边缘画。”)并给予这名学生以鼓励,引导其他学生向这名学生学习,把学习数学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2.第40页第3题:

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注:该题的前两行图省略了)

我认为这是一道非常灵活的题目,它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进行想象、推理,并运用所学的分类知识加以解决。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询问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根据学生的分类标准对学生的选择进行判断。如上图中,有的学生选正方体,根据是其他的三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只有它是立体图形;有的学生选圆形,根据是其他三个图形都有角,圆形没有角。(一年级学生没学圆心角)另外,还有的学生选三角形,根据是只有它是由三条边围成的;还有的学生选正方形,根据是只有它是由四条边围成的。这里,我不想对学生的后两种答案作出评判,有待和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因为,如果按照学生后两种说法,这道题就变得很复杂了。

3.第60页第5题:

(动物的排队图见教材,略)

小狗图(略)

()只

小兔图(略)

()只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