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1
收藏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 3= = = = = = = 0 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集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 ,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把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
新人教七年下第七章7.2.2三角形外角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4.2平移(2)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7.1.1三角形的边课件
函数及图象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余角与补角课件
新人教版七下课件6.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比赛获一等奖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又一课件
课件新人教版七下§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2.1平行线课件PPT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4平移(1)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7.1.3三角形的稳定性线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下7.3.2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及教案
课件新人教版七下§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课件新人教版§5.4平移(1)
新人教版§通用平行线的证明强化训练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1.2垂线课件两课时
课件新人教版七下§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2)
课件新人教版七下§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3)
新人教七年级下8.1二元一次方程组(2)课件
新人教七年级下8.1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5.3平行线的性质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下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个课件
一元一次不等式回顾与思考
新人教版七下8.2消元第4课时课件和教案
新人教版七下课件5.1.1相交线课件
课件新人教版七下§7.3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7.4镶嵌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6.1.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下册7.3.1多边形课件及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