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0
收藏
一、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创新火花。
有时在教学中一个小小的改动,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开拓思路启
发他们探求多样的解法,从而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例如: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倒数的认识》课后有这样一道应用题:3/4()=()4/7=5/6(
)=1。课上我对此题稍加改动,去掉最后一个等号,使之为;3/4()=()4/7=5/6(
)。这样一改,这道题就拥有了无数个答案,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倒数意义”这一新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同时还可以为下一单元分数除法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启发学生运用转化、迁移的数学方法,灵活的运用所学过的多种知识创造性的解决同一个问题,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出所料,题一出现,学生首先根据“倒数的意义”进行填空,使每两个因数的积都等于1,3/4(4/3)﹦(7/4)4/7﹦5/6(6/5),当大多数学生都以为大功告成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手还举着,他们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在每个括号里都填0”、“老师,我让每两个因数的积等于2”、“老师,他说的不行。因为23/4,我们还没学过呢,括号里不知填几”、“我知道几,因为根据3/4(4/3
)﹦(7/4)4/7﹦5/6(6/5)﹦1,再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就扩大2倍。所以括号里填3/4(8/3)﹦(14/4)4/7﹦5/6(12/5)”、“老师,我是这样想的:(
)3/4﹦2,可以表示一个数的3/4是2,也就是把这个数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2。所以23/4﹦234,23表示2平均分成3份后求一份是多少,所以23﹦﹦21/3,因此23/4﹦234﹦21/34﹦8/3”。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一个赛一个过:“我想让它们的积等于1.5”、“我想让他们的积等于3/11”、“让它们的积等于多少都行”。
当学生说到这里,我及时引导他们思考,这道题虽然有无数个答案,但看到这样的题目应从哪几方面想呢?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⑴特殊数“0”,3/4
( 0 )﹦( 0 ) 4/7﹦5/6 ( 0 )
﹦0。⑵倒数的意义,3/4(4/3)﹦(7/4)4/7﹦5/6(6/5)﹦1。⑶ 取样求解,3/4(
)﹦()4/7﹦5/6()﹦任何数,然后分别解三个方程。
一个小小的改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舞台。
二. 营造环境,培养创新思维
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一个充满创新思维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了里遨游。
在进行“口算加减法”时,例题是27+28,引入有的学生采用尾数相加的方法:7+8=15,20+30=50,50+15=65;有的将一个加数进行分解:20+38=58,58+7=65,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常用。我在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后提问:“谁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经过思考,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可以先把38与27的差算出来得11(38—27=11),再用27乘以2得54(272=54),最后将54与11相加得65(54+11=65)。我先是一惊他的想法很独特,便问他:“你为什么要用272呢?”他说:“因为前面有一个27,38里面也有一个27,所以用272=54,54再加上他们的差就是答案。”我觉得这样的方法太奇妙了,也很新鲜,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到了第二天,有这样一道题:“养鸡场有母鸡1225只,第一天下了1118各蛋,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下了109个。两天一共下了多少个蛋?”大部分同学这样做:1118+109=1227(个)、1227+1118=2345(个)。也许是受了昨天的影响。有一位学生这样做:11182=2236(个)2236+109=2345(个)。这一方法咋一看似乎不合解题思路,但是细想来,学生已进行了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其中有求几个相同数之和的思考:(第一天比第二天多109个,其中肯定还有个1118。)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得分析综合能力。这节课,除了适时地在解题策略方面给孩子们启发和诱导外,更给他们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自主、创造性的开展学习。
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重在教师的开发和引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奇妙想法,重视他们创造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苏教版2010
人教版数学《连加》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读懂教材中形成概念的过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
教师优秀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设计二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论文
教研小论文 关于低年级数学学业质量的一点反思
人教版数学《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快乐的大森林》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跟学生“玩”好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课前小研究是建设“以学为主”数学课堂的关键
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研论文 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让数学更好玩
人教版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