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7
收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必须目标明确、指向集中;必须“导”在点子上,并恰到好处。这样,教师的“导”才能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掌握学习方法,在愉快获得知识的同时生长智慧。
一、引导有序,循序悟理
教师的引导,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序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找一个数的约数教学中,要求学生说出24的全部约数,多数学生往往只能说出其中的一部分,即使少数学生能说出24的全部约数,也是无头无序,思维混乱。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无序的弱点,把学生随意说出的、无顺序的约数进行归纳、整理。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就能很快掌握有规律地找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同样引导学生按1倍、2倍、3倍的顺序找。教师经常有意识地按一定顺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必然能从中悟出按顺序思考问题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二、引导适时,释疑解难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掌握基础知识的规律,抓住最佳时机,适时引导,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优势,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情感转化。
例如,寻找100以内的质数的教学时,针对这一内容数字多、难记、学起来枯燥无味的情况,上课一开始,教师问学生谁能很快说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学生听了很好奇,正当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急于要知道其中的奥秘时,这正是教师引导的最佳时机,同学们怀着迫切的心情,跟着老师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质数”及“数的整除”特征,用筛选法逐类去掉100以内除1和其本身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各类数,剩下的就是100以内的所有质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课后不少学生还能根据教师引导的方法自行找出200以内的所有质数。
三、引导巧妙,巧中启智
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智力的发挥。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状态,促进其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布置学生自带火柴盒,进行观察。
分下列三个层次引导。第一层次,要求学生量出火柴盒的长、宽、高,计算出表面积;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火柴盒分成内外两个盒时,计算各个纸盒所需要纸板的表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其计算方法有何区别?各少了哪些面的面积?如何灵活运用公式计算?当要求做以上完整火柴盒所需要的纸板面积时又该求几个面(把外、内盒的大小视为一样)?通过一二层次的启发引导,学生经过动手动脑,基本上掌握了各类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计算粉刷教室四壁及天花板,粉刷长方体水池四壁及底面,抽屉等长方体物体的面积及用料就易如反掌了。这样做,真正使学生达到学会、会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掌握引导的艺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学习。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方向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31-35)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分数与循环小数试题1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几何问题2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11-15)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几何问题3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分数与循环小数试题3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几何问题1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66-70)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工程问题1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包含与排除3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天平和砝码的计算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体积计算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自然数问题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最小值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16-20)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牛吃草问题解析1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三角形的等积变形试题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时钟问题解析1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计算综合1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牛吃草问题解析2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包含与排除4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21-25)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工程问题4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运动员的家乡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时钟问题解析2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相乘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分数与循环小数试题2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球类运动员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搭档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