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2015-10-29 收藏

一、教学内容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二、教学目标

1、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划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

1、辨认各种角

2、会画平移后的图形。

四、教学难点

画平移后的图形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四课时

(21)课题一: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 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一个角是锐角和钝角,并回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

2、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一个角和直角进行比较大小,知道它是锐角或钝角

教学准备:

三角板 学具 各种大小的角 实物展台 电视机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1、复习角的组成

出示一个角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

让学生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先说出那些图形是角,再说出不是角为什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愿意去游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去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玩吗?

出示主题图: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做什么?

生:公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

师:公园里的娱乐器材真多!你们瞧,公园里都有什么?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你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媒体课件演示。)

生1:公园里有玩摩天轮、有风车。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转椅、有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生3:有的小朋友在打秋千、还有的小朋友在开小火车等。

生4:我认为大约有20个小朋友在公园里。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你们还能发现在每种娱乐器材中可以看到什么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新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前面咱们认识了角,对角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研究角(板书)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们的角,每个组都有十几个角,每个角的大小形状都不同,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一组给这些角分类?为什么这样分?那你还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分类

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是什么角?

学生四人一组分类自主探究出用直角进行比较的方法。

分完后展示自己的结果

通过探究得出: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怎样验证这些角?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

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幅图上的角是什么角?它有什么特点?第二幅图上的角是什么角?它有什么特点?第三幅图上的角是什么角?有什么特点?

生1:我们通过测量已经知道第一幅图上的角是直角。

生2:瞧:第二幅图上的角比直角小是什么角呢?第三幅图上的角又比直角大是什么角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1判断下列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

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天学会了什么?

怎样判断各种角?

判断下面的角并说一说为什么?

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角,可以用纸折角,可以用两支铅笔搭出来,可以作出活动角。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钝角、什么是锐角,但是你们会画钝角吗?会画锐角吗?

师:画钝角的方法是什么?画锐角的方法是什么?(分组操作、探究方法。)

师:你们都画了什么角?

生:我们画的是钝角、还画了锐角。(用幻灯机展示学生画的各种角)

师:让学生边是什么角和画角的方法。(指每组代表到前面边演示边说明,集体探讨方法和订正。)

教后记: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喜欢动手。教学中练习较少。

不足:1、学生的操作性活动相对少一些。可以利用学具袋里的活动角学具,折一个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同位俩互相比较一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2、做 的练习少一些,书上的练习不多,可以补充一些题,如:判断角(直角)(钝角)(锐角)

3、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对钝角和锐角分辨不清,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学过钝角的钝

字和锐角的锐字,因此还要请语文教师提前教好这两个字,以利于学生的学习。

(22)课题二:锐角和钝角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学具袋 三角板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1、提问: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2、在纸上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直角

生: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画出角

画完后同位两人分别用三角板检查。我们前一节课学习了哪些角?

生:我们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

师:什么样的角叫钝角?什么样的角叫锐角?

生: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师:怎样测量直角?怎样测量钝角?怎样测量锐角?:测量的方法是什么?(举列说明)

师:用什么测量直角、钝角和锐角。

完成练习九中的第一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钝角、什么是锐角,但是你们会画钝角吗?会画锐角吗?

师:画钝角的方法是什么?画锐角的方法是什么?(分组操作、探究方法。)

师:你们都画了什么角?

生:我们画的是钝角、还画了锐角。(用幻灯机展示学生画的各种角)

师:让学生边是什么角和画角的方法。(指每组代表到前面边演示边说明,集体探讨方法和订正。)

二、练习1、第一题

说一说有哪些角?

2、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什么物体的表面有角,是什么角?

3、连一连

完成第二题

4、第三题

画角

5、第4题

用三角板拼角

背心上有锐角

跳高架上有直角

梯子上有直角和锐角

剪刀有钝角

如:课桌面上有直角;屋顶上有钝角;红领巾上有钝角和锐角..

学生利用不同工具画角。既可以用三角板现成的角来画,也可以用直尺画。划出后判断是什么角

让学生用三角板拼角。让学生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几种角之间的关系。通过拼摆,看倒三角板上不同的角之间的关系。完成练习九中的第二题。

师:用两个三角板拼一拼。

师:用两个三角板可以拼成什么角?

生:可以拼成一个钝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两个三角板拼成四个直角?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用三个三角板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可以拼成什么角?

生1:用两个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2: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个锐角。长方形也有四个直角和四个锐角。

生3:用三个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扇形。可以拼成六个直角、九个锐角。

师:指名到前面边讲解边演示。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你们还可以拼出其它的图形吗?希望你们课下多动脑筋、多动手拼一拼,下节课老师要检查看谁拼的最好。

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说说图中物体上的角分别是什么角。然后举例说说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直角、钝角。

(23)课题三:平移

教学内容:第41页平移-----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现象,能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平移现象。

2、使学生能初步认、画平移后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对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学生能认、画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箱子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同学们,这儿有个大纸箱,现在咱们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方法?

刚才,有的小朋友把他抬起来搬到另一边,有的用推的方法移到另一边 。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刚才箱子移动这样的现象?

(出示图片:电梯上下运动,电梯门左右移开、推拉式玻璃窗。)

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指出:这样的现象叫平移。

出是课题

学生试着操作

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然后说一说

生:物体沿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今天我们接着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屏幕中演示的是分别是什么?

小组里讨论讨论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解释课题:这些现象都是平移:并板书:平移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看屏幕: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的移动是一种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观光缆车和推拉窗的移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平移现象。物体沿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商场和高层公寓中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我们一起到热闹的游乐场里看看去。

出示课件:观察屏幕,小朋友在干什么?哪些现象是平移现象?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今天我们接着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屏幕中演示的是分别是什么?

小组里讨论讨论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解释课题:这些现象都是平移:并板书:平移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看屏幕: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的移动是一种竖直方向上的平移,观光缆车和推拉窗的移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平移现象。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商场和高层公寓中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我们把像电缆车、窗户这样的运动称为平移,用符号 表示。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我们一起到热闹的游乐场里看看去。

出示课件:观察屏幕,小朋友在干什么?哪些现象是平移现象?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平移现象小组说一说平移是怎么回事,他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平移

3、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平移现象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请把小房子按要求进行平移

小组互说再指名说

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方格图,按要求把图中的小房子进行平移。做完后展示各组的图形。练习:出示练习:哪些现象是平移?先说给同位听一听。

作课本p43页3题

片4页4题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一起快来移移看!)

作课本p43页1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

三、巩固提高

四、学习总结课本练习1、2题

谁来说说今天的收获?做在书上集体订正五、课后实践:

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平移现象把它画在纸上。

教后记:

这部分知识使新增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在具体事例中感知平移现象。教学中我觉得对以下几点体现较好:1、使学生感知平移,从搬纸箱入手。2、简单的图形平移,学生互相合作会的教不会的。互帮互助。3改变了教材的呈现形式,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有一直观印象。4、适时引起学生争论,课堂气氛较好。

不足:在感知平移的过程中,忽略了方向性--这一知识的指导,没有使学生感知到平移就是位置在变化,而他的方向不变。在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不够,在处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够仔细,有些粗糙,在备课时,还要再细致一些。

(24)课题四:旋转

教学内容:课本42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时3-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旋转现象,能找出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旋转。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和合作能力。

3、对学生及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育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旋转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学具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旧知 做风车利用上学期学的知识做风车

做完后小组合作想法让风车转起来

二、、探究新知问:风车是怎样转的?

生活中日还见过这样的现象吗?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师小结:像这样的现象就看作是旋转现象。

注意:物体旋转实施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绕图钉作圆周运动

如飞机的螺旋桨,转椅,汽车轮子

他们都是以一个点火一个周围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师: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飞机、风车与电动转椅的运动。

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生1:飞机的螺旋桨是由轴带动旋转的。

生2:风车的旋转也是由轴带动的。

生3:电动转椅的旋转也是由轴带动的。

师:它们的运动都一样吗?为什么?

生:都一样,因为它们是轴带动着旋转。

师:像风车、电动转椅和飞机转动的时候,位置没有移动,始终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向这样的运动称为旋转。

师: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摩天论、时钟、风扇、等。(学生积极性高、都能积极发言)

三、巩固新知1、第42页做一

2、练习十第3题

体会旋转和平移的区别

3、第4题

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

4、第6~8题

让学生把课本129页的三色圆图剪下来贴在纸板上用线穿过做快速旋转。观察现象。

小组和作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判断的理由。

学生涂完后,让学生观察小鱼的共同特点,启发学生说出这些小鱼头尾方向相同。

让学生利用学具,通过拼一拼、拉一拉、转一转,在游戏中体会,平移和旋转。

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谁能说一说什么叫旋转?举例说明。

(25)单元测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