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收藏
课 题: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3、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相应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
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找出方程的解,并在下面画横线。
(1)x+22=78 (x=100 , x=56 )
(2) x-2.5=2.5 (x=0 , x=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2页。
板书: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2.1代数式(五)复习课件ppt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课件
2.2.2去括号(1)课件ppt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1.1正数和负数课件ppt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5.3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课件(共16张PPT)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四章直线与角)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1.2《绝对值》课件
2.1代数式(三)单项式,多项式课件ppt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二章走进代数)
合并同类项(1)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教学4.1几何图形参考课件(共21张PPT)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1.1天气预报中的数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用一元二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五课时)课件ppt(沪科版)
2.1代数式(二)列代数式课件ppt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4.2线段、射线、直线(一)参考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解法课件ppt凤阳县临淮二中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三)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五章数据处理)
3.2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4.2线段、射线、直线(二)参考课件
整式加减第一课时合并同类项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上
3.1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1)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临淮二中七年级上2.1字母表示数课件ppt(沪科版)
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课件ppt沪科版七年级上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课件(第一章有理数)(51张ppt)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