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收藏
课 题: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3、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相应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
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找出方程的解,并在下面画横线。
(1)x+22=78 (x=100 , x=56 )
(2) x-2.5=2.5 (x=0 , x=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2页。
板书: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案
五年级下册《合数与质数》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练习课(P26练习)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二)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人教版《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十册《欣赏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小数乘以整数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教学设计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练习六》教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