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3
收藏
"独",一种18世纪末大数学家欧拉发明的游戏,近年在欧美广为流行。在上海,它也拥有不少爱好者,一些中学已把数独引入了第二课堂。日前,宝山区数学教研员王凤春致信记者,指出该游戏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在暑假里少玩有害的网络游戏,玩一玩“数独”,在游戏中提高自己。
数独游戏风靡西方
据王凤春教研员介绍,“数独”(Sudoku)一词源于日语,18世纪末,瑞士大数学家欧拉发明了这个游戏,后在美国发展,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从2005年起,数独在西方国家风靡:数以千计的报纸提供数独游戏,电视上出现了数独节目,网上有了数独游戏软件……在英国,官方主办的《教师杂志》建议把数独引进课堂,因为它可以增进玩者的逻辑能力,开发大脑智力。
“数独的规则很简单,与我国的‘九宫格’有点类似。”王老师介绍说,“在由九个九宫格组成的‘棋盘’里,已有了一些数字,玩家要在其余的空格内填入1到9中的某个数字,让每个数字在‘棋盘’的每一行、每一列及每个九宫格里都只出现一次,就过关了。”
玩中得到三大收获
数独到底有什么益智的“功效”呢?王凤春指出:
第一,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演绎、归纳,这些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但却不是一本书、一门课程能够提高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反复锻炼。学生玩数独的过程,就是学习逻辑推理的过程。以右图中的数独题为例,在第3列中,缺少1、5、8,因为E6=5(即第E行,第6列为5),I4=5,所以A3=5,I3=8,E3=1,这就应用了基础摒除法;因为E6=5,所以D2=5或F2=5,也就是说第2列必有5,又因为I4=5,所以G1=5,这则是应用隐性数删减法。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它们都和数学中的逻辑推断有密切关系。
第二,数独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玩是孩子的天性,长假里,家长不许孩子多玩网游,那总得有些‘替代品’吧。”王老师说,“我觉得,数独就值得推荐,很多学生稍稍入门后就会玩得乐此不疲,在游戏中变得更聪明。”
王老师还觉得,数独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因为玩家有时会因填错一个数字而“全盘皆输”,只能从头填起;有时则陷入冥思苦想,找不到答案,这些,都是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玩数独学生几何棒
数独真有这些效果吗?对此,卢湾区启秀实验中学的老师颇有发言权,因为该校今年把数独引入了第二课堂,初二学生可报名学习。据该校副校长钟斌介绍,这个班并非老师讲学生听,而是一个学生主讲,其他同学展开讨论。
“数独的规则很简单,所以大家都是拿题目出来讨论,从初级题到中级,再到高级,老师只是在此过程中做些引导。”钟校长说,“结果一学期下来,我发现,学过数独的学生在几何学上的成绩要总体好于没学过的。这也符合我们设立趣味数学第二课堂的初衷,即在愉快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钟校长看来,数独对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启示是,教学一定要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有些数学老师的思路是‘拿时间换分数’,让学生陷入题海,并觉得数学是门痛苦的学科。但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引入数独这样的项目,激发起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岂不更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初三数学总复习数与式测试题
初三数学优等生训练卷13
九年级数学函数总复习题4
09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评估试卷5
九年级数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
九年级数学函数总复习题2
09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卷
九年级数学第三章测试题
初三数学优等生训练卷12
九年级数学函数总复习分析
09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
初三数学优等生训练卷1
09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复习质量检测试题
初中毕业班数学第一次调研考试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应用问题
初三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初三数学第三次月考考试试卷
09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初中毕业生数学模拟考试试卷
09九年级数学下学期单元评估试卷3
09九年级数学下学期单元评估试卷4
08年北京市中考模拟分类汇编数与式
初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函数总复习展示
初三数学优等生训练卷3
初三数学优等生训练卷11
初三数学优等生训练卷1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