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学的好处_趣味数学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学好数学的好处
首页>数学杂谈>趣味数学>学好数学的好处

学好数学的好处

2015-10-23 收藏

或许是当过十年的中学教员,写作上也还薄有声名,朋友们中常有人领着孩子来家里,让我给些切实的指点。

我呢,当着孩子的面也不能像惯常那样,把自己说得凄凄惶惶的一无是处,不是怕伤了朋友的面子,是怕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好了最终不过是个韩伯伯这样的穷文人,学习差点当个韩伯伯这样的三流作家不也很 好吗?因此之故,弄得我左右为难,平日伶牙俐齿的风采一点也没有了。说自己当年学习很好吧,孩子会想,学习那么好怎会落魄至此?说自己学习不好吧,孩子会想,那你还要这样恬不知耻地教导我?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谈话中总要问一下,这孩子的数学成绩怎样,若回答说数学还好,我会放心不少,若回答说是数学不好才想考文科,那我就得慎重对待,末了总要意意思思地说,数学还是要学好的。

不久前的一天,一对夫妇领着他们上高三的孩子来了,我又是这样东拉西扯地应付了一番。那夫妇跟我是老朋友了,谈过话之后,孩子有事先走了,他们夫妇留下继续聊天。那妻子问我,韩老师,你怎么这样重视数学呢,孩子将来学文科,与数学关系不大呀。

因为是熟人,也就无所顾忌,对他们说了我的真心话。我说,与升学关系不大,与人生的关系可就大了。

听出话里有音,朋友说,能不能给他们细细说说。

我说,中学时我的数学也是相当好的,不是数一数二的那种好,是了然于心的那种好。后来就是靠着这点数学知识,算出我是当年中国社会上最富裕的人群里的一个,又靠着这点自豪,让我度过了人生最艰窘的时期。

真的吗?快说说!

我是1965年上了大学的,1970年毕业后分配到吕梁山里的一个村子里教书,最初领的是实习工资,转正后每月50元。住的是庙院,吃的是窝窝头,这都没什么,最可怕的是对前途的瞻望,这样下去,何日是个了呢?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同事们都回家了,空荡荡的庙院里,就我一个活人(神仙该算死人),由不得就想,在中国社会里我算个什么境况。政治上不能提了,经济上呢?算来算去,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我那个年龄段里,我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

我是这样算的。从起始工资上说,大学生是最高的。工资的高低是相对的,若基数一样,其高低的显现,与工龄成正比而与年龄成反比,可以很方便地列出一个公式。而那些年,根本就没有涨工资这一说,这样,就只与年龄有关了。比如一个50岁的人月薪50元,就不及一个25岁的人同样月薪高。再看我的年龄,按农历说吧,是丙戌年(相当于公历1946年)。那时的小学是八虚岁上学,于是到了1953年秋天就上了小学,一级也没留,1965年上了大学,1970年毕业,即所谓的老五届大学生中的最后一届。也就是说,我是当时中国社会较为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且属于这五届大学生中最年轻的一批。

怎么能说是最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呢?

这就要说到我的出生日期了。我是农历腊月十二出生的,离年底(腊月三十)只有十八天。不算提前上了学的,也不算中途跳了级的,这批大学生中,只有这十八天之内出生的,才可说比我年轻。我们那一届,我记得全国招收的学生是5万,以365天除之,每天出生人数是110人,18天是1980人。也就是说,全国只有1980人比我年轻。加上我出生的这一天,共是2090人。这两千人,可说是当时中国社会里较为富裕的人群中最富裕的。那么,我也就是最富裕的人群中的一个了。

这样说,还是谦虚,不客气地说,我当年可说是中国最富裕的人。你想嘛,富裕(收入)还与你的消耗(支出)有关。当时城市每月生活费在15元左右,而我在老山里教书,每月的生活费不过5元(蔬菜根本就无处可买,全靠校园地里的出产)。等于我又比别人多了10元的收入。这样,在那两千人里,我就要拔头筹了。说我是当时中国同年龄段里最富裕的人也不为过。

这样美好的感觉延续了多少年呢?16年!此后大学停止招生,要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在12年之后。恢复高考后最早的一届是1977年入学,1982年毕业。也就是说,我这样的资历延续了16年之久——12年加上他们上学的4年。

就是由这样精确地计算和由此产生的自豪感,我愉快地度过了我人生中最艰窘的一个时期(我在吕梁山里呆了15年)。你们会奇怪,我为什么用农历说事呢,道理很简单,若按公历算,我的出生是1947年1月,就没资格在1953年上学了。

我这样说了一通,把朋友两口子听得眼睛都直了。想他们那小心眼一定在想,世上竟这样自高自大又自得其乐的人。

我笑而不语,末了澹然言道:你能说数学与人生没有关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