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收藏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或an=am+(n-m)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2] d或sn=(a1+an)n/2
若m+n=2p则:am+an=2ap
以上n均为正整数
文字翻译
第n项的值=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
公差=后项-前项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等比数列公式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 等比数列:a (n+1)/an=q (n∈N)。
(2) 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an=am×q^(n-m);
(3) 求和公式:Sn=n×a1 (q=1) Sn=a1(1-q^n)/(1-q) =(a1-an×q)/(1-q) (q≠1) (q为公比,n为项数)
(4)性质:
①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③若m、n、q∈N,且m+n=2q,则am×an=aq^2
(5)"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 ≠ 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 Sn=a1+a2+a3+...+an(公比为q) q*Sn=a1*q+a2*q+a3*q+...+an*q =a2+a3+a4+...+a(n+1) Sn-q*Sn=a1-a(n+1) (1-q)Sn=a1-a1*q^n Sn=(a1-a1*q^n)/(1-q) Sn=(a1-an*q)/(1-q) Sn=a1(1-q^n)/(1-q) Sn=k*(1-q^n)~y=k*(1-a^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2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统计》优秀设计赏析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课标版)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彩色排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实录
表内乘法(一)教案赏析
表内乘法(一)
长度单位复习课小学数学彩色图文版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数学广角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新课标版)
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看一看摆一摆精品图文排版教案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时安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全册
第二单元1、两位数加两位数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
认识角(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精品教案《“美丽的图形(轴对称)”》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经典教案
(答案)第四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一)(二)实录篇
《对称》教学实录与反思新课标小学数学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二课时5的乘法口诀
表内乘法(一)综合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