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0
收藏
初一数学公式是初一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初一数学公式是概念的继续和发展,是定理定律的集中表现,初一数学公式凝聚着数学中的全部精华,同时它又是我们解初一数学题或证题的依据和工具。很多初一的同学有些题目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没有记住初一数学公式,或者是把公式记混了才做不出来。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应该如何记忆初一数学公式!
从初一数学公式的来源进行记忆。有些同学只侧重于记忆和运用公式的结论,对数学公式的来源不够重视。大家应该在数学公式推证过程中,对公式的来龙去脉有较清楚的了解,这样不但在学习中增加许多知识,还能有助于对数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掌握了数学公式的推证方法,明确了数学公式的脉络,万一某个公式忘记了,也能迅速地推证出来。
从公式的本质特征进行记忆。对初一数学公式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重视数学公式的来源,和初一数学公式本身的内在规律,我们必须深入地理解公式的实质极其全部含义,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质。利用公式的本质特征记忆公式,还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能够用语言准确地叙述数学公式,这样有利于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如果能用简练明确的口诀把公式中主要数量关系突出地表达出来,这更是记忆数学公式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初一数学公式之间的比较进行记忆。对于有联系的或容易混淆的公式,可以根据公式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对照比较,揭示其内在联系,找到它们的异同点,这样可以对公式有更加清晰的印象又可有效地防止某些类似数学公式的混淆。
当然,要真正达到熟记初一数学公式,还要及时复习,反复运用,在运用中牢固掌握。
人教新课标一年下:《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数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2016年寒假大串联: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十几减9》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比和比的应用复习知识点
精讲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圆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十几减9》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九年级上册数学2016年寒假作业练习
五大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要避免的误区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广东松山湖莞美学校2016届高三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第二册数下:《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精选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测试:一元一次方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奥数思维训练整除专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四川乐山2016届高三数学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卷
青岛版一年数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寒假接力棒)
2016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练习:一元一次方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素质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计算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十几减9》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