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收藏
今天下午刚结束了2013年北京高考数学科目的考试,试卷立足新课标教材,突出主干知识,整体比以往更偏重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侧重于基本概念、知识和方法的记忆与掌握,反映出了今年北京高考命制者改革的决心。
一.注重双基,考查双基,题目容易上手
今年试卷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大部分试题均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考查数学传统的主干知识,题目难度较以往偏易,小题1-13题均为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计算量也不大,要求对知识点记忆特别准确,大题中如立体几何只需要对各公理定理掌握熟练,没有特别绕、需要多次转化的条件,较以往做起来轻松很多,而且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考查比重加大。北京一贯的压轴8、14、20三个题一如既往的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索精神,但落脚点均为基本的知识,20题的(2)(3)以等差等比为依托,区分度不如去年高。
二.知识覆盖面全,兼顾数学思想方法
全卷考查数学传统的主干知识,没有偏题、怪题,知识覆盖面全。例如,文科选择填空考到了集合、不等式、基本函数、复数、解三角形、程序框图、充要条件、圆锥曲线基本定义、三视图、线性规划、等比数列的基本计算等等,这些均为小题的高频考点。解答题部分也是按常规的模块分布命制,整体来看,题目多数都是学生练习中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试卷较为容易上手,入口相对较宽,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也保证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与此同时,还兼顾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探索精神的考查,作为考试的区分,例如14题借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题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转化与化归的能力。
三.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知识交叉处更强调了通性通法
部分试题依旧体现了北京高考的一贯风格--创新,在稳的基础上,部分试题会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文科的18题,考查的是以往的函数导数的知识,但与三角函数结合,这在以往的北京模拟题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虽然这道题本质不难,但如果对三角函数的求导公式记忆出错,那将是非常吃亏的。再如解析几何的第二问考查的是"不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过去常考的"存在性"问题相反,这里需要我们利用反证法,找到矛盾之处,这也是在近年的真题和模拟题中解析几何没有出现过的一种考查方式。另外概率的题又一次考查到方差,考查了考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由于有去年高考的启发,这道题倒比较容易分析。
总而言之,对于未来需要参加高考的同学们,笔者想说的是高考数学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定义的理解,不要把数学变成一种机械、死板的操作,注意数学的逻辑和本质,做题时有意的多观察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琢磨题目背后的思想。踏踏实实的学习,真正把数学一点一滴的学明白,理解透彻,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就能真正的掌握数学,高分将是势在必得!
感悟: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数学教案
附小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长方形周长》听课反思
五年级“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听后感悟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计划2018~2019年度 第二学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和圆锥》数学教案
倾听前行的声音--小学数学老师讲述自己的年度故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随笔 《创新照亮课堂》读书笔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克和千克》数学教案
观课心得 “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我向往的课堂----听吴正宪老师的课心得体会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数学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老师上学期教学总结心得
2019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工作述职总结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能被2、3、5整除的数》数学教案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后感
六年级数学老师述职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五年级“图形中的规律”研究学习听后感悟
2018-2019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约数》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老师期末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最新优秀评价方案描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