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收藏
所谓高考复习的智慧,就是在高考复习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清醒的头脑和有效的对策,能够对高考复习的课程资源做出正确的判断、恰当的取舍和合理的运用,在繁茂芜杂的信息中看到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在知识与能力、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稳定和创新等诸多矛盾的冲突中达到平衡,在把握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转化为数学方式的过程中,表现出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
高考复习需要智慧,有了高考复习的智慧,高考复习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保证效率的最大化。
恢复高考制度已有30年历史了。多少人如愿以偿,又有多少人抱憾终身。我们应该推介成功者的经验,比如状元谈高考;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失败者的教训。成功者的经验可能各不相同,而失败者的教训大概都是一样的,那么有哪些基本教训值得警惕呢?
(一)偏离课本──高考知识浩如烟海,把我们的课本湮没了,这是得不偿失的。资料是重要的,一、二轮复习整合资料也是必需的,但最终资料不能代替课本。《考试大纲》在考试要求中明确指出:数学高考依据《课程计划》和《考试大纲》中必修课与选修工作为文科及必修课与选修工作为理科的命题范围。课本作为复习依据的指向应当非常明显。
事实上,高考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课本中的基本题,或与课本相对应的试题,不应失分。
(二)题型套路──高考复习应当要有一些题型训练,掌握一些基本的题型,考生在高考答题时才能迅速而正确地检索和判断,但如果是只流于形式,单凭记忆来认定当前问题和基本题型的表面相关,而不是用理性的态度去辨析其中的本质联系,盲目套用是不可取的。切忌似是而非的盲目套用,因为不加思考,自以为是,丧失灵性的套用,可能导致错误。正如考纲中对以“能力立意”的要求是:“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
(三)忽略细节──高考强调能力,强调思想方法,强调站在学科整体高度,这些都很重要,但往往又是细节决定成败。
一个高考题的正确解答涉及若干因素,命题者在选择题的设计中,往往正是考虑到某些因素的可能失缺而设置陷阱的,考试大纲关于“个性品质要求”中提到: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看似细节问题,实质上是在考查个性品质。
解读小学数学题计算母子年龄
最新小学智力题:ABCDE所代表的省份
小学智力题:在括号中填入加减乘除使结果一样
小学智力题:警察和小偷过河
小学数学题:计算一共多少人
讲解小学数学题3388不改变顺序添加运算符号等于27
2015年智力题:计算最多能吃几个桃
解读智力题计算一共可以买多少套餐具
2015年小学数学智力题:观察字母的不同之处
小学数学题聪明的海盗点数
小学数学题计算问号处的数字
详解小学数学智力题判断该走那条路
趣味数学题之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讲解小学趣味数学题计算三种桌子的单价
详解小学趣味数学题计算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经典小学智力题:小东的成绩
2015年小学智力题之幼儿园发水果
分析小学趣味数学题40元钱买饮料
分析小学趣味数学题:计算年龄
解析小学数学题计算绳子的长度和井的深度
最新数学题:葱白和葱绿分开卖
小学趣味数学:甲乙两人真话假话
品读小学趣味数学题:猜猜谁的成绩好
精讲小学智力题:通往宾馆的路
小学趣味数学题:把17头牛分给3个儿子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换算的公式
小学趣味题:问第500位用户的编号
小学趣味题之烧香的时间
精编趣味数学题之50个人计算病狗
小学趣味数学题:计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